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3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意义及影响
地方文献数字化顺应了创建数字图书馆的初衷,如果把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成以地方文献的重点藏书为核心的专题数据库群,与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文献系统一起在互联网络中形成完整的中国数字图书馆,那么必将更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明,就一地而言,也将十分有利十对本地域的宣传推广,提高地域知名度,传播地域文化,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文献数字化能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加大地方文献的辐射面,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为读者提供极大的方便,供更大范围的读者使用;地方文献数字化还能极大地减少珍贵地方文献资料的被损及遗失现象。
地方文献作为图书馆独有的文献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其数字化将使人类真正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理想。
3我省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开发
3 .1我省地方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
浙江大地,山河壮美,钟灵毓秀,曾被乾隆皇帝誉为"人文渊数"之地。
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上个世纪70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和80年代余杭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显示出人类文明的曙光,震惊世界。浙江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越国,为后人留下了"卧薪尝胆"的不朽传说。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浙江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杭州嘉兴成了重要粮食产地,手工业发达,商贾云集。五代十国时期,临安人建立的吴越国,从未遭受战争破坏,创造了灿烂的吴越文化。南宋时定都杭州,使之成为全国性大都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宁波、温州杭州先后被开辟为商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浙江是较早响应的省份之一,1921年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又从上海移至浙江,在南湖上留下了一条红船。改革开放后浙江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经济欣欣向荣,教育蓬勃发展。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之称,学术昌明,人才辈出。越国大夫范鑫提出自然的天道观,东汉人王充著《论衡》,稽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最著明的思想家之一,南宋时期,叶适和陈亮成为革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元代胡三省,耗时30年详注《资治通鉴》,明代王阳明,是著明唯心主义哲学家,明末清初,黄宗羲是杰出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章学诚则为浙东史学集大成者,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对文学、史学、考古学都有很大的贡献。还有章太炎、蔡元培、陶成章、经亨颐、孙诒让、鲁迅、茅盾、郑振铎、范文澜、吴晗、竺可祯、童弟周、严济慈、钱学森、马寅初、苏步青等等,才俊辈出,群星璀璨,光耀万丈,对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壮大,厥功至伟,在全国各省市中也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