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荔湾地方文献对荔湾旅游的推动作用
荔湾地方文献涵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荔湾地方文献作为荔湾这一地区的百科全书,是人们认识荔湾的重要工具,它记载着荔湾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的资料、荔湾的秀丽风光、历史上对荔湾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它是旅游部门突破传统旅游项目,凸显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价值,开拓和创新旅游活动的旅游情报信息源,可以为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新景点,编写书籍,制定旅游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特别是从荔湾旅游特点来看,地方文献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荔湾现有旅游景151点和资源共23处,其中历史古迹14个,比例高达52%,如果加上宗教文化、博物馆,则比例高达64%,而历史古迹很多就是依赖文献才得以保存和光大。因此激活沉积于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不是可有可无,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发展荔湾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为景点的修建提供参考。由于历史变迁和文革时期的破坏,很多景点只得其名,而无其实,或只剩下简单的一些残余,要做到修旧如旧,就需要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对古迹进行修复。如千年名胜荔枝湾,现在只剩下一些只开花不结果或结出的荔枝是青色而不是红色的荔枝树。荔湾区要重现"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地方文献资料就可以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如南朝沈怀远《南越记》记载,"江南洲周回九十里,中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盖以荔枝湾为古荔枝洲也。"唐代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所说的"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的名句,清代诗人阮元咏荔湾古名胜唐荔园所说的"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说的就是曹松《陪游》诗存在,古唐荔园就不会泯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文献的重要性。
(2)增加了景点和文物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对如华林寺珍藏的21颗舍利子的来源,由于时间太久和鲜见史实记载,一直难下定论,专家们在明清时期咏华林寺的诗作中寻到蛛丝马迹,明末陈子升的《盂兰盘日西来庵舍利》诗中有"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华林寺舍利子的记载。又如中医,荔湾区准备发挥荔湾医药历史源远流长的优势,打造"养生保健到荔湾",荔湾名老中医众多,专于草药的肖步丹、长于骨伤的的何竹林等,他们不仅治病救人,而且留下了很多著作,如肖步丹著《岭南草药录》、易巨荪著《集思医编》、陈任枚著《温病学讲义》、何竹林著《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治疗骨折100例经验总结》等,这些无疑增强了荔湾作为中医名区的说服力。
(3)增加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景点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是否能够吸引游客,关键一点是景点是否有文化内涵,所谓"景点好不好,全凭导游一张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