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地方文献工作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甘肃省图书馆早在解放前刘国钧先生任馆长时。就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文献积累,又经过解放后数十年相继不辍的搜集、整理。目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共收藏西北地方文献约14000多种。并在此基础上为地方文献生产,包括地方志纂修、地方剧目编写、地方人物资料整理。地方科学史研究、古籍整理、地方史料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献服务工作,同时还编制了大量的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不仅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堪称佼佼者,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北文献研究中心。
随着计算机在甘图的应用,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已经实施,作为自动化重点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也已动工兴建。但新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对甘图的西北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今后形势的发展,更高层次地搞好西北地方文献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我们认为目前甘图的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缺乏具体细则约束,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标准、范围掌握不一,致使部分地方文献的收藏不到位。
甘图根据自己多年来开展各项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体会,在诸多对地方文献工作颇有造诣的馆长领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文献工作指导思想、方针。
1947年任甘图前身“国立兰州图书馆”馆长的刘国钧先生在《国立兰州图书馆与西北文化》一文中提出:“国立兰州图书馆的目的,要做到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在当时,具体确定其三项任务:
(一)募捐西北文献。包括:1. 西北乡贤著作及其手稿;2. 西北地志及姓氏家谱;3. 藏、蒙、维、哈等文字之著作;4. 其它有关西北问题之中外书籍。
(二〕搜罗西北文物。包括:1. 陶器;2. 汉简;3. 碑石;4. 金甲。
(三)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目、西北乡贤著述目录及西北学者著述表等。
甘图在刘国钧先生地方文献工作的思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地方文献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前列。
到1984年,在潘寅生馆长主持下。甘图又明确规定了该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内存及收藏重点。
收藏范围:凡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在自然区划、行政区划演变中与西北五省(区)边连地界有关的历史沿革、人物制度、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等书刊资料,均属西北地方文献范围。
收藏内容:以收藏有关西北五省(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图书、报刊、政府出版物、报告、册籍、表籍、卷轴、档案、文告、印模、谱牒、传单、标贴、图片、照片、碑志、拓片、声像资料等内容为主。西北五省(区)地方出版物,其内容与本地区无关者一律不作西北文献资料处理。
收藏重点:敦煌学及其研究资料;汉简及其考释研究;中西交通史(包括丝绸之路研究资料);西北民族、宗教研究资料:西北地方历史地理研究资料;西北冰川冻土、沙漠治理资料、西北地区文物的研究考释资料等。
从上文可以看出,甘图西北地方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相当明确,甘图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内容及收藏重点具备相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具体进行收藏工作时,工作条例内容却显得过于笼统。
我们知道,现代文献出版的品种、类型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特别是地方文献的出版更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而我馆多年来西北地方文献一直是由采编部统一采购、分编。再经典藏部门分配进而入藏到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中去的,这就需要在搞分编、入藏等工作的同时仔细斟酌,根据本馆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内容和重点,将有价值的西北地方文献从普通图书中筛选出来,入藏到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中。但囚缺乏工作条例细则的约束,对一些文献估价不同,认识不一,使得采编部,典藏部和地方文献部同志经常意见相左、思想不统一,同此我们认为甘图迫切需要将原来的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条例进一步细化、完善,以便全馆同志在工作中有所依据,统一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