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2)
2014-05-06 01:18
导读:(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互动能力强 由于网络的结构可以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以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沟通信息,倾向于组织结构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互动能力强
由于网络的结构可以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以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沟通信息,倾向于组织结构的水平延伸和扁平化,而不是纵向发展和等级制。这对现实组织的等级体系、等级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它最大的好处在于消除了等级观念。另外,大学生社团目前主要由高校党委领导、团组织具体指导和管理,导致社团成员的自治管理较弱,主动参与行为较差。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则主要依靠社团成员的自治。一个网络社团要想存在,不仅要网络管理员提供技术保障,更需要社团成员的投入。社团成员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社团设施的使用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提供者和社团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因此,大学生网络社团为成员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环境,使参与者充满了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互动中激发了成员广泛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动员宣传能力。如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9月份开学后,一些大学生网络社团就呼吁学生罢餐、罢课,一时间响应者众多,为此,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才平息了学生的情绪。
(三)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活动隐蔽性强
现实社团通常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其社团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大学生网络社团则不然,其存在“空间”是无形的,而且还跨越了地域上的限制。大学生网络社团无论在什么环境,或身居何处都不影响社团的构成。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非空间组织形态,使其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即一个大学生也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网上社团里。另外,网络化组织动员行为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的,可在瞬间完成。组织活动证据多存于电磁介质如程序、数据等传输信息中,很容易被更改和删除。网络化组织动员并没有明显的行为特征,活动组织人利用各自的微机、手机组织,其行为又具有非直观性。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能成为组织活动的工具。只要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常识和网络操作技能,就可对活动进行组织和遥控。这些也都使得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更具隐蔽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管理难度大
高校学生现实社团,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成立。社团的活动也是在相关部门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而大学生网络社团则是由网缘而生,其成员依据“网缘”相互连结,无明显核心,即在互联网所提供的平台空间,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和价值取向等交换信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