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转型时期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4-05-19 02:51
导读:计算机论文论文,转型时期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进步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进步,民族文化进步的根本就是弘扬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民族地方文献作为反映特定民族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众活动方式的记录,不仅记录了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了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民族特色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与民族特色文化结成了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在当前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华,满足开放的社会环境对民族文献信息服务更高更多的要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乃至振兴民族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 民族地方文献传承民族特色文化

1.1 民族地方文献来源于民族特色文化

民族地方文献在范围上指凡是涉及该民族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民族地方文献。它在内涵上容纳着某个少数民族区域内的自然与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题材和方式,从不同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该民族区域事物的固有特色,具有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民族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一定的情况为基础的,这些事实和情况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民族文化。

所谓民族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某一民族区域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指其精神财富,无论广义狭义,民族地方文献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恰恰包容了某个民族区域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生存环境受到自然、社会的影响,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形态呈现出奇异多彩的景象。因其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导致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又形成各民族的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山峦阻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造成少数民族文化封闭性的同时,也使其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留传至今,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活标本”,由此存留的大量的民族语言、历史、风俗、宗教等各方面组成的文化个体是其它文化所不能代替的。可以这样说,民族文化最精美的主要是指民族中的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反映该民族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已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优势,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这也是区别各民族文化个体差异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方文献是有关民族地方特色文化的记录,民族特色文化是民族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1.2 民族地方文献作用于民族特色文化

民族地方文献并非消极被动地为民族文化所决定,也不只仅仅在内容上动态地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各类情况,而是对其特色鲜明的成份起着保存、继承、加速传播与交流、促进发展等诸方面的作用,因篇幅所限,笔者择狭义文化进行探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重视民族地方文献,就是要重视它们对民族特色文化继承、发扬、交流的作用,这正是民族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由于民族特色文化与其产生的民族地方文献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不同民族地方文献针对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表现出各显其能,自有千秋。“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每个民族的文化活动当中都产生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传统,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色彩最绚丽的部分。象我州苗族的花鼓、刺绣、凿花,土家族的摆手舞、织锦、镏子等都是在全国甚至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形式。湘西籍苗族作家沈从文之所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大师,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湘西民族边城的人物风貌。要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民族特色发扬光大,构筑起更加显著的优势和更加鲜明的特色,民族地方文献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继承主要靠着前辈人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将它们形成专著进行记载和传播的也有,但并不普遍。一些民族地方典籍史志虽然对它们有相当多的记载,也较为零乱,不成系统,这是一部分特色文化的优势逐渐丧失、特色日趋平淡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些民族绝技已经逐渐失传。如今,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民族地方文献在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开展重视采访、收集、整理民族地方文献为民族特色文化项目服务,形成了许多专著目录,保证了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为这些特色文艺形式的发扬、发展、改革创新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民族地方文献的宝库充实了大量的精华。如我州对湘西傩戏的研究已形成了系列专著,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人员通过州图书馆提供的大量史料,结合对州内风俗习惯、名山、奇观、名胜、建筑进行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南方长城》一书对研究民族史、宗教史和开发旅游资源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我州凤凰通过查阅大量典籍史志后考证推出的明朝万历四十三年修筑的湘西苗疆边墙号称中国南方长城,现已蜚声国内外,成为我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力项目。

上一篇:IT增值渠道(VAC)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