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目前,地方志编写工作正在全国绝大部分市县内大规模地展开。仅我省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县已经或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己有鸡西、虎林、嫩江、呼玛等市县写出初稿,这是建国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地方志编写活动。在配合地方志编写过程中,国家图书馆、省、市、地、县图书馆以及大专院校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通过一些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编写地方志同志们的体会,可以这样说,没有图书馆提供地方文献资料,没有图书馆的紧密配合,地方志的编写工作至少是不能顺利进行的。为了在地方志编写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使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提高认识,把配合地方志编写工作提供地方文献资料当做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地方志编写工作中,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认识开始是不太清楚的。有些县图书馆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和图书馆工作无关,有的则认为馆里连一本本县的县志都没有,能提供什么资料呢?还有的同志认为图书馆人手少,无人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工作。这种无关论、无资料、无人员的三无思想,是图书馆为编写地方志工作服务的一大思想障碍,对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认识。
1、从理论上看,地方文献学、方志学和图书馆学、目录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地方文献,杜定友先生曾经说道:“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都包括在地方文献之内。他又进一步说道:“凡有历史价值的,即‘断简另篇’,‘片纸只字’也在收集之列”。他还把地方文献的范围划分为史料、人物、出版三部分,[ 1] 这虽然未免过于笼统,但也有一定道理。顾廷龙先生则将地方文献的范围分为文物、图书、资料三项,而图书又可分为区域史、区域地理,方志、地方档案、地方丛书、地方总集类书、各种笔记杂著,地方专著、外文书刊、地方书目等十类。[2〕在北大和武大新编的《目录学》讲义中,对地方文献又增加了碑志、档案、谱牒三种并对地方文献的具体要求做了更明确的阐述:“凡关于本地区过去和现在的一切情况的记载,例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政治、文化教育、语言文学、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资料,特别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指示、决议;当时当地的新事物、市政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最新成就,均应收录在地方文献书目中。”[ 3〕
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它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地理著作和资料的总汇,它最早是以地理书的形式出现的、逐渐而及于历史,最后更进而把有关地方的各种资料及作品都收录进去,这样一来,地方志便成为对地方各种情况兼容博采的著作,是记载一个地区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它最能体现地方的特点,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郑樵《通志·校仇略》)。既然有了地方文献与地方志,从而也就有了地方文献学与方志学。
地方文献学(方志学)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钻研有关地方文献(地方志)的理论、方法,从历史学、地理学、图书学、目录、版本与校勘学以及科技情报学等各种学科脱胎而出的一门边缘科学。[4〕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图书馆学的一个主要部门是对藏书的研究,即研究图书馆选择和搜集出版物的原则与方法,各种出版物的类型和藏书成份的发展,出版物的供应制度,藏书的划分、组织、排列和保管等。因此,对图书馆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地方文献学、方志学的研究,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图书馆学是地方文献学的基础;地方文献学、方志学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同时档案学的理论和方法好多地方都是和图书馆学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