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毕业论

2014-08-04 01:55
导读:计算机论文论文,关于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毕业论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地方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地方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地区历史的产物,又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真实记录。作为本地区进行生产、科研、教学的丰富的“情报源”,地方文献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无论是从发挥其自身的情报价值方面,还是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方面。都可起到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实需要与可行分析

关于地方文献,早有杜定友先生就进行过研究,近十多年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归结其共同点,都认可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特色,是在内容上涉及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具有地方研究性质的文献。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其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本文不想在此深究地方文献概念、内容、范围及形式的具体化(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探讨),而是着眼于地方文献这个体系本身如何构建并更好地发挥出作用方面作些探讨。

从全社会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角度分析,近些年来,由于受书刊涨价,以及国家经济状况使然等因素影响,全国多数文献情报单位,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方面,已陷入困境。受市场竞争驱使,一些民办信息机构纷纷崛起,它们的起点高,技术力量较强,给官办的文献情报单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迫使着这些文献情报单位应从宏观上加强文献情报资源的合理布局,发挥优势,搞好资源开发利用,有重点、有特色地做好文献情报的保障服务,否则,文献情报机构是难以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另一方面,从文献使用情况看,由于藏书流通量的大小,藏书利用以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读者的满足程度和利用程度,这也从客观上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具有适合本地社会需要,满足本地读者需求的特色馆藏体系,才会抓住读者。鉴于上述方面,加强地方文献资源这种特色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给不少文献情报机构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角度来分析,其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文献资源布局体系,来减少巨大的馆藏建设重复与浪费。共建应以各自的特色为基础,特色意味着馆藏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优势,若无特色也就无所谓共享。在这里,文献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文献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而稀缺又是节约和按照需要的比例来配置各种资源的前提。目前我国文献资源浪费与稀缺并存的现状,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来讲,它是建立在本地文献收集、整理与利用的基础与优势之上,既可填补稀缺,又避免了重复浪费,因此,必然可成为一个可靠的,富有特色的保障体系参与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来。

再从地方文献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地方文献的涵盖范围可以说具有综合性,包括了各个领域,可称“地方小百科”。作为一般读者来讲,他可以通过地方文献来了解当地的基本概貌,加深对本地情况的熟悉程度;作为学者和研究员,他可以通过地方文献全面并有侧重地分析、研究地方性问题,为当地发展提出决策参考;作为外地读者,他还可以通过查阅外地文献与当地文献作联系、比照,择优避害,达到相互交流、扩大宣传之功效。这一切,都有助于各类读者从地方文献的信息含量中受到启发与借鉴,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实际问题。

可见,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既必要也可行。

二、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地方文献作为一个分支,也有其特定的建设要求。并且由于它涉及到全国各个地方的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利用,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讲求一致性、协调性,力争形成地方文献共建网络化体系。

1、关于文献保障问题。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式具有特殊性,这与地方文献本身的形成有关。总体来看,地方文献的产生源较为分散,面广。其中,有些是地方外人士对本地的研究,有些地方文献由于历史原因向外流传,都有可能使地方文献来源跨地区、跨省甚至跨国界。因此收集渠道与途径不能与普通图书论同。除了正常的图书采购渠道外,还要广开门路,拓宽信息渠道。如本地区宣传部、组织部、统计部门、政策研究室、当地各类研究中心等机构都拥有丰富的情报信息,尤其是各种会议资料、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及地情、社情等文献资料,可派专人进行联系,收集;也可利用各种书目索引等工具书摸清历史上的地方文献出版、存佚情况及收藏单位等等,以拓宽视野,掌握尽可能多的地方文献资源信息;地方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还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寻访,顺藤模瓜的方式,直接获取民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如果涉及到跨越本地区范围的收集工作,要尽可能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做好收集工作的各种准备,如购买资金、复印费用、拷贝手段,摄像器材等,争取用最少的花费,获取较多的文献。总之,收集地方文献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在建立广泛联系点的基础上来进行。这当中不仅本地政府要给予支持,地区与地区之间也要相互协作,以保证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有较高的保障率。

上一篇:在Delphi中巧用Windows 的API函数毕业论文 下一篇:浅说CAI课件的制作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