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它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系统,将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促进当地建设的发展。
1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可行性
1.1 数据源方面 在地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其价值体现于“唯我独有”,具有区域性、真实性、权威性、史料性、综合性等性质。经过图书馆长期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已成为广泛、连续、系统的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内容又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些充足的资源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2 人力、物力方面
大中型图书馆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文献管理知识,对计算机操作得心应手,同时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归纳、整序和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更是“本地通”,熟悉本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人物及事件等各方面情况,能够胜任建库工作。在物力方面,大中型图书馆普遍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开通了Internet等网络,具备数据库发展的条件。
1.3 技术方面
当前全球信息服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撑信息服务的数据库技术时时面临新的挑战。大中型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都比较雄厚,可对数据库的技术、设备进行论证,选择、设计好硬件、软件的系统环境,制订从建立、维护到应用的一整套规范标准和制度,并及时吸取、运用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技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利用。
1.4 用户方面
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是进行区域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我馆地方文献部接待的读者遍及各行各业,有农民、学生、学者、领导者、建设者,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后,网上读者还将不断增加。
2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2.1 调查论证
开发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必须考虑拟建数据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可根据馆藏特点,结合社会当前的热点,来决定专题的开发方向。同时,尽管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不排除其他机构或地方已有相同数据库开发的可能,因此,建库前要认真调查,避免重复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保证开发的产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地方文献资料工作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期必备步骤,是地方文献资料工作,即指以每一条地方文献信息为单元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地方文献中非正式出版物多,载体类型也多,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不仅隐含在这些文献中,从而使资料整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了解馆藏,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本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源,把分散在图书、期刊、报纸或其它类型载体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提炼出来,进行分类、整序、挑选、查重、审核,最后确定将哪些文献收入数据库。
2.3 著录标引
过硬的数据质量及良好的兼容性、共享性是网络环境下数据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规范、标准、科学的著录标引是数据库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著录要采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并严格遵循文献著录原则,标引则多参照《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献的史料特征十分明显,读者往往从特定的事物、人物、时间、地点的角度检索,用现行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地方文献,将有相当部分的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因为该表没有带地方特点的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汇,故进行主题标引时,除抽取表中已有的主题词,还应根据文献的特征,直接从中选取有检索意义的、符合读者检索习惯的词汇,增加关键词标引。总之,结合各馆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文献的特点,在建库前制定具体的著录标引条例和细则,使建库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