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软件测试的几个问题毕业论文(2)
2014-12-24 01:53
导读:(1) 首先,测试人员要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包括规格说明、设计文档、使用说明书及在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测试大纲、测试内容及测试的通过准则,全面熟悉
(1) 首先,测试人员要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包括规格说明、设计文档、使用说明书及在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测试大纲、测试内容及测试的通过准则,全面熟悉系统,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作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2) 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将测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即: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
(3) 代码会审:代码会审是由一组人通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会审小组由组长,2~3名程序设计和测试人员及程序员组成。会审小组在充分阅读待审程序文本、控制流程图及有关要求、规范等文件基础上,召开代码会审会,程序员逐句讲解程序的逻辑,并展开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议,以揭示错误的关键所在。实践表明,程序员在讲解过程中能发现许多自己原来没有发现的错误,而讨论和争议则进一步促使了问题的暴露。例如,对某个局部性小问题修改方法的讨论,可能发现与之有牵连的甚至能涉及到模块的功说明、模块间接口和系统总结构的大问题,导致对需求定义的重定义、重设计验证,大大改善了软件的质量。
(4)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集中在检查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上,通过测试发现实现该模块的实际功能与定义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情况,以及编码的错误。由于模块规模小、功能单一、逻辑简单,测试人员有可能通过模块说明书和源程序,清楚地了解该模块的I/O条件和模块的逻辑结构,采用结构测试(白盒法)的用例,尽可能达到彻底测试,然后辅之以功能测试(黑盒法)的用例,使之对任何合理和不合理的输入都能鉴别和响应。高可靠性的模块是组成可靠系统的坚实基础
(5)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同时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如数据穿过接口时可能丢失;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可能有由于疏忽的问题而造成有害影响;把子功能组合起来可能不产生预期的主功能;个别看起来是可以接受的误差可能积累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全程数据结构可能有错误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 测试的人员组织
为了保证软件的开发质量,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定义与开发的整个过程。因此,对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各阶段所得到的结果,包括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及源程序都应进行软件测试。基于此,测试人员的组织也应是分阶段的。
(1) 软件的设计和实现都是基于需求分析规格说明进行的。需求分析规格说明是否完整、正确、清晰是软件开发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需求定义的质量,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
(2) 设计评审: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成软件表示的过程。主要描绘出系统结构、详细的处理过程和数据库模式。按照需求的规格说明对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处理过程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同时利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模式进行审查。
(3) 程序的测试:软件测试。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交付用户使用前的最后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存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一个模块之后,就对它进行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编码与单元测试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