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指纹是一项古老的人身识别标记,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目前的使用很不充分。本文通过对指纹在商业应用中的优势分析,指出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使用指纹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指纹 个人识别 商业活动 安全
在商务交易安全方面,个人身份识别是重要的基础。目前,主要的个人识别方法有签名、个人ID、密码等,这些人身识别手段虽然简单实用,在实际商业活动中运用也非常普遍,但不足和弊端也不容忽视,如个人签名字迹特征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并没有经过科学有效性的定量论证,字迹的识别也主要依赖于人工进行,识别结果往往很大程度上受笔迹鉴定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著名的龚如心案遗嘱签名笔迹的鉴定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个人ID、密码等手段也可能受到密钥量小、密码泄露等不安全因素的困扰。为了解决商务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个人生物特征识别。美国9.11以后,围绕人身识别的“生物测定学”(Biometrics)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发现的具有人身识别价值的生物特征主要有手足纹、DNA、面像、虹膜、视网膜、声纹、步态、签名等。这些手段中,具有商业安全运用可能性的主要是指纹和签名,其中,指纹用于商业活动的个人识别存在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指纹的密钥量十分巨大,具有充分可靠的个人鉴别能力
关于指纹的密钥量计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密钥量十分巨大是共同的。1910年,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勃太柴就按照人完整指纹上有平均100个的特征点(实际75个-175个),且每个特征点存在4种特征类型计算,构成的排列总数为4100=1.6069×1060,这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完全可以保证全人类都不可能有相同的指纹。实际上现代对指纹密钥量的计算还远远高于勃太柴的大致计算,因为勃太柴没有将100个特征出现部位的变化计算进去,如果包含位置的变化,两枚指纹所有特征都相同的概率只有1.684×10-114。这样高的密钥量是目前其他个人识别特征无法比拟的。而且,指纹细节特征的特异性并不受遗传基因的制约,即使是孪生关系,也不可能存在相同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