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时空界限与抒胸怀创意境(3)
2013-09-28 01:07
导读:这里以董源《潇湘图》和倪瓒《渔庄秋霁图》为例说明,《潇湘图》是一幅短横卷,画的是江岸洲渚之间渔人、旅客的活动。前景描绘沙碛平坡,有女子二
这里以董源《潇湘图》和倪瓒《渔庄秋霁图》为例说明,《潇湘图》是一幅短横卷,画的是江岸洲渚之间渔人、旅客的活动。前景描绘沙碛平坡,有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中景为江面,江上有一船驶来,船上六人,有端坐者、持伞者、横篙者、摇橹者等。后景主体为远山茂林,有渔人张网,远处有小船往来。这是典型的江南风光。此画不画水纹,多留山头空白,以碎点表现朦胧远树,云烟吞吐,远山沉浸在一片迷茫之中。整个画面动静结合,以动显静,呈现一片温润祥和。欣赏《潇湘图》,从远山往近水,再从近水近人往远山,循环往复,整幅画弥漫的是江南润泽秀美的气息,以及人生温和乎润、自然自乐的平和意境。这种意境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把画家的人格、品性、意趣及向往都温和地在山水自然中展现了出来,个人的小“我”表现于自然造化的大“我”之中,小“我”的情怀意趣以大“我”的物化形态烘托出来。
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曰:“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乃论诗词。然以此推及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是准确的。写境者,以实写景也,如西洋之风景画,此写实派;造境者,以心造景也,如中国之山水画,此理想派。“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而画中之景之物皆体现“我”之色彩,含融“我”之理想人格;“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我,何者力物。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如此看来,《潇湘图》体现的是“有我之境”,“我”一方面体现为画中有人、有人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为从画幅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画家温柔敦厚的主观意绪,
再看倪瓒的《渔庄秋霁图》,这是他55岁时的作品,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以上、中、下“三段式”构图显露个人特色: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倪瓒在前人所创“披麻皴”基础上再创“折带皴”,以此表现太湖一带山石,如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浓淡相错,颇有韵味。其画中之树也用枯笔,结体有力,树头枝桠用雀爪笔型点画,带有书法意味,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完美结合。
欣赏倪瓒这幅画,眼光从近处枯树开始,树的突出首先抓住了欣赏者的目光,而树的傲岸孤倔定格了整幅画的主格调,远处的山是淡淡的、幽幽的,中间的水没有一丝波纹。在这样的景象中盘桓,领略到的是幽淡荒寒而倔傲孤高的意境。这乃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画家超越了尘世喧哗,达到了人生的清静无为,个人小“我”彻底融化消解在自然造化的大“我”之中,隐去小小自我而归正大化。这便是忘我之境、无我之境。但画面上的“无我”并非真正的“无我”。孙联奎《诗品臆说》云:“入画山水亭屋,未画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中之必有主人也。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外指迹象之外,环中比喻虚空之处。画面的“无我”已超越有形有限的小我,化迹于宇宙自然之中,所以,宇宙自然的大我包含了“人”这一小我,一切喻意内涵都在这妙味无穷的“环中”了。倪瓒的山水画几乎都是空无一人的,仅有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秋林野兴图》点缀有人物活动:树下草亭里有主仆两人,主人面对远山近水陷入沉思,童仆随侍在后。这幅画作于1339年,倪瓒38岁,和他散尽家产漂泊江湖仅一年之隔。值此之际,倪瓒甚感生活颠沛,人生苦短,内心是苦闷彷徨的,人生该往何处去,在何处定位,画中面对山水静思的主人,正是倪瓒自身写照。此后,他渐悟人生真谛和宇宙玄机,在后期山水画中隐去小小的自我而归正于宇宙大化。这是理解倪瓒后期山水画作中空无一人的关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从具体山水画作来比较分析《潇湘图》和《渔庄秋霁图》,人生况味不同,意境也不尽相同:一个温润,一个清秀;一个敦厚,一个飘逸。但两幅画都给人无尽的诗的思绪感染和美感享受,更有深深的人生况味和人生哲理在其中,带给人无穷的沉思。这便是抒胸怀与创意境带来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