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对“科学”的误读(2)
2013-11-03 01:01
导读:口头意见。徐悲鸿历来使用「写实」概念而非「现实」。如何确认「现实主义」?又如何确认「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这些概念在当时的比较模糊,
口头意见。徐悲鸿历来使用「写实」概念而非「现实」。如何确认「现实主义」?又如何确认「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这些概念在当时的比较模糊,有时甚至互用。上的「写实」手法并非单一划定的,可以十分贴近对象,自然逼真;也可以在对象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加入创作者主观的表现因素;或者仅以创作者的现实选材为评判标准。「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两者英文都是Realism,没什么区别。徐悲鸿并不笼统地反对自然主义,他说自然主义有两种含义,如中国画的山水、花鸟,法国巴比松的风景,这种自然主义(Naturalism)极好;而将似地摹拟或拷贝对象的作品称作「自然主义」不妥,也许这是自然主义的另一面,但要与前者区别。徐悲鸿不认为写实主义是「有闻必录」,是自然主义的摹拟。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是面对自然,不师前人之迹,而宗自然之物,以期获取灵感。徐悲鸿的创作思想基本属于「五四」时期,以「自然造化」为本,破除前人藩篱,求得新创。体物第一,自创第一。自1929年4月他与徐志摩一场关于「惑」与「不惑」的笔战之后,时隔20余年,被人再次提问印象派是形式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时,徐悲鸿很冷静,说印象主义不注意内容,是形式主义,其中各个画家情况又不尽相同,就是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作品也要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参加讨论的人,多说印象派不是现实主义。江丰说印象派不是现实主义,同时承认它在表现技术上的成就;王琦对印象派取批判的态度,认为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的特征,划清其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界限4;许幸之结论:「印象主义就是印象主义--它作为上的一个画派而客观存在」5,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情况下重新讨论和估价印象主义」;金冶认为印象派内部成员的观和创作方法差异很大,性质各异,不宜一概而论6。讨论还涉及有关风景、静物和情节性绘画的关系问题,认为现实主义的美术创作道路还是宽广的,以情节性绘画为主,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性性之外,也应当充分关注视觉的、造型的因素,诸如色彩、线条等形式构成。尽管关于「形式」的讨论仅限于如何为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服务,丰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取或舍,多寡由之,但毕竟这是1949年后,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对形式美的公开讨论,也是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出现的活跃气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中国共产党确定「百花齐放」、「上的风格必须兼容并包」的文艺方针并非无原则的,原则是现实主义的一体化,在一体化原则下提倡多样化。毛泽东说:「利用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7,但他又说「一棵大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8。一棵树的叶子如何不同,都属一棵树,不可能其它。「树」,就是规定,就是限度。
四
1957年7月,反右派斗争开始,文艺界批判虚无主义,讲究民族形式。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论及中国
诗歌的出路时,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一说9。随即,中国的系统自上而下地运作起来,将前阶段文艺界几乎一边倒的苏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引伸到中国的民族化道路上。
革命的现实主义,在新主义革命(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时期,是对敌对阶级进行斗争的武器,以批判的现实主义最为有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除了漫画用以揭露批判敌对集团之外,基本不提倡批判现实主义。反映社会主义
的政治现实,只允许采用正面歌颂的态度,用写实性的手法表现革命历史题材、共和国的领袖、共和国的英雄和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因此,革命的现实主义转换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工农兵是社会主义美术表现的主体,革命斗争和工的大生产是社会主义美术的主题,以写实手法「再现典型中的典型人物」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理论的基本核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在现实基础上表现出对革命理想的憧憬,应该是积极的、诗意的,美化的。它既符合大跃进时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热情,符合当时中国人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之情,也符合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中那传统的浪漫情结。浪漫是外来词,中国人却不陌生。从《诗经》、屈原的《九歌》到李白一生的诗作,无不浪漫。就是杜甫,《茅屋为风所破歌》,在现实的悲怆中依然不减希望,不灭悯人之情怀。中国人历来讲究「神往」二字,中国美术亦然。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沟通中国艺术传统中的民族精神,不啻一种创举。浪漫,是「不现实」的同义语,在创作上是否为「非现实」的表现呢?中国美术,从青铜时代的纹饰到明清时期成为正统的文人画,又有几分现实几分浪漫?写意性,向来被认为中国艺术的特征,不乏浪漫。浪漫,又不仅仅为中国文人所长,民间艺术一样常见;浪漫,又不仅仅是写意的问题,在写实手法中一样体现。
1958年,周扬将毛泽东「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说法,作为「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引为「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10。但是,当时文艺界的理论家们尽管将「两结合」引申为新的创作方法,他们还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础上理解与消化。如郭沫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想,对现实主义赋予了灵魂,这便成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或者说这两者的适当的结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1;茅盾对此自问自答:「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加上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就等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呢?据我看来,不能这么说,因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是以马列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而旧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都不是这样的。……问题的提法,似乎可以这样的:在一个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的作家或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中,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到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12;艾耶说得更直接,「按我的理解,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应该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的栋梁。……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又好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两翼」13。原先,人们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持一种相对的认识,现在要「结合」,一时无所适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自然最易于引申。
「两结合」作为创作方法在理论上并无继续深入,在实践中却一度「浪漫」(如1958年大跃进的壁画、宣传画及某些主题性创作)之后,复苏了传统的国画,并继续油画「民族化」的话题。196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蔡若虹作大会报告,1958年大跃进期间工农兵群众美术创作活动时说:「群众美术朴实地表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热情,具有强烈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又说:「探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是我们美术方面理论建设的重点」14。 大学排名
「科学的」现实主义,在1953-1957年苏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模式中,体现在以素描为造型基础的理性原则上,体现在经验层面上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和主体性的把握。1957年,吴作人说:「基本素描在造型艺术上多么重要,正是由于它的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绝不仅限于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知识,而在于它要求辩证地去认识事物的实质。要看得到『主次』、『轻重』、『明暗』、『虚实』;从总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回到总体;要形似是为了追求神似,要表现神似也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