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见工笔人物创作欣赏解析
2014-09-08 01:25
导读:美术学论文论文,张见工笔人物创作欣赏解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来自Simonetta Vespucci的礼物
线
人们谈论中国画时,时常经由画面上的1根线,论及笔墨功力,进而
上升至品格境界。当代工笔人物画对线的选择常让人有1种模式化的感
觉。而我们回顾历史:东晋规顾恺之《洛神赋图》、唐周昉《簪花仕女
图》、5代贯休《罗汉图》、周文矩《文苑图》,及5代徐熙《雪竹
图》、宋人《百花图卷》、崔白《双喜图》……,什么样的线,产生什
么样的画面气质。线最初是作为手段而产生的,后人学习前人,大多只
看到线的结果,于是线在庸人眼中成为目的——1种模式化的标准。是
这误读。根据自己画画气质的需要选择并创造与之融洽的线,在我眼中
线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002之秋
行
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论,几乎规范了1千6百年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
型法度。当代工笔肖像画却鲜有不受西法影响的。这种梳理的起源可上溯至
106世纪下半叶。诸多参用西法的明清肖像画能为我们提供现实的借鉴与批
判。而当我们回顾意大利义艺复兴早期画家弗朗西斯科、波提切利等人的时
候,联想起他们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写实却又受到较大主观因素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呈现某种夸张的、平面的、或是装饰的意味,脑海中自然涌现肃穆、崇高、
幽雅等赞美之词。似乎觉得此类西方古典大师的造型观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
传统工笔人物画造型观暗合。这为我在人物造型上探索中西融合找到了契合
点。
2001之秋
色
至唐代工笔人物画达到历史的颠峰,但我们从现存的文献资料中很难找到与之
相对应的关于色彩的丰富论述。而我更欣赏清代张岱《绘事发微》中的1段:
“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
此4时之气也。”好比诗文1样,抽象的文字总让人更多些想象空间。我欣赏传
统中国画对色彩的理解,当我窥探到西画色彩的无穷魅力时,我便不再甘心在几
种样板似的标准色中挑挑拣拣。虽然在赋色时我恪守最为严谨的古法程序和平面
化处理的传统审美习惯,但我的色彩观无疑是西化了的。
每每念及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亦或冯延巳的“风乍
起,吹皱1池春水”,总不能确定自己的心境;偶尔忆起江南园林中1块冷僻的
太湖石或是罗马神殿上傲耸的石柱,也无法判断哪个对我更具诱惑,是否唯美可
以带来魅惑?是否力量也可以源于魅惑呢?1直以来我总带着这样莫名的踌躇,
通过消遣光阴般的描绘,展示思维的脉络,阐述幻想的过程,徜徉在自己编织的
幻境中,而所有这些疑惑也许又慢慢地构成了对作品中莫名情感的难以捉摸的解
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晚礼服(与高茜合作)
作品运用传统工笔画技法、借鉴西方文艺复兴经典图
式、制造出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迷幻之境。
早春图
Medusa的预言
我极少愿意在课堂山对着1个毫无情绪的模特写生。《Medusa的
预言》确是源于1张在课堂上的写生稿。
晚礼服
我时常面对自己的本意产生出1种模糊的意识形态,但我能肯定在作
画时,我会特别在意蛇体的弯曲角度和鳞斑的节奏感。
阻隔
“阻隔”不时彻底的拒绝,正像张见爱用
的1个词,他时艺术家对世界的既怨艾又
热切的“秋波暗送”。(贾鉴)
礼拜
大学排名 找寻Montefeltro之路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