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民战略与路径选择化毕业

2013-06-24 01:1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民战略与路径选择化毕业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    作为具有

 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
  
  作为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是全世界惟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随着我国主要中心城市步入小康社会,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仅以云南为例:2005年1~6月,云南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3.14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2.2%;接待海外入境游客69.1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48.4%。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亿美元,增长36.1%。同期接待国内游客3507万人次,增长 16.5%。但是,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品牌意识、特点不鲜明,民族文化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欠缺;二是民族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文化产品附加值较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产业链;三是虽然文化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产品营销手段较为单一,导致产品内在的经济价值严重低于市场价值。
  
  二、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集团,发挥“优势发展、重点布局”战略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区域都有各自浓厚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同时,各区域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发展极”理论,本文尝试将我国划分为8大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区域,每个区域以2~3个城市作为区域发展极,创建区域民族文化品牌。
  (1)构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大华北区民族文化产业区。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立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和新中国的首都,在人文景观方面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都是享誉中外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与北京代表的“皇家情怀”相反,相邻的天津则代表一种“平民文化”,相声、话剧、天津快板都是街头巷尾群众表演的文化形式。以“皇家·平民” 作为其品牌战略。 中国大学排名
  (2)构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笼头的华东区民族文化产业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极其迅速;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杭州的西湖是名闻天下的旅游胜地。以“江南水乡”为其品牌战略。
  (3)构建以广州和福州为核心大华南区民族文化产业区。广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早,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广州购书中心、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美术馆新址、广州雕塑公园,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等设施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主体、多门类、多层次、多功能的报业结构;建立了以新华书店(集团)为主体,多种发行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形式的发行体制;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广州已成为华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作为八闽首府,福州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海滨邹鲁 ”的美誉,也是潮汕文化的代表,其中,“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是其文化的代表品牌。因此,整合广州和福州的文化特点,以“潮汕·岭南文化”为其品牌战略。
  (4)构建以长沙为轴心的中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长沙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一直是其文化名城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以“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会展湘军”、“体育湘军”等为品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长沙成为中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因此,以长沙为轴心,覆盖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以“湖湘文化”为其品牌战略。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5)构建以重庆、成都、昆明为中心的西南区民族文化产业区。重庆作为第四个直辖市,是西南经济中心,同时作为三峡所在地,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成都是中国古代三国文化中心,是诗赋之都,同时也是驰名中外的熊猫之乡。昆明风景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是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地。因此,以重庆--成都--昆明为轴心,以“民风·民情·民俗”为品牌战略,构建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
  (6)构建以兰州、乌鲁木齐为轴心的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兰州地处黄河之滨,享有“黄河之都”的美誉,既是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马厂文化的交汇点。境内的敦煌遗址是国内外闻名的佛教文化、雕塑胜地。新疆有独特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文化及自然风光,是我国极富民族风情的地区。因此,以兰州、乌鲁木齐为轴心,以“丝绸之路”为实施其文化产业发展品牌战略。
  (7)构建藏文化产业区。藏族文化以其璀璨夺目,绚丽多姿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力量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震憾世人,成为人类文明园地中一束最辉煌最瑰丽的奇葩。西藏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此,以拉萨为中心,覆盖西藏自治区以“喜马拉雅”为品牌实施其文化产业战略。
  (8)构建以西安、太原、郑州为轴心的中原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中原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古文化中心地区,自周秦、汉唐、十三代帝都形成的中原文化、秦楚文化、游牧文化交融杂糅,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神采;中原文化发源地河南以及晋商文化发源地山西是我国重要的古文化中心地区。因此,以西安--太原--郑州为轴心,以“中土文化”为品牌实施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高级化
  作为公共资源和国家战略性资源,文化产业既是可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资源,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表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民族文化产业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动加入到世界文化产业链中,积极分享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在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在国际上知名的文化集团公司。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在发达国家垄断的世界文化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使民族文化产业向专业化、纵深化、产业化、高级化发展

上一篇:文学上的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试析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