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化毕业论文(2)

2013-07-06 01:18
导读:8.向燕南、匡长福主编的《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集粹》,分上中下三册,由中央 民族学 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该书分奇情、孽情、言情、哀情、艳情、痴情

    8.向燕南、匡长福主编的《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集粹》,分上中下三册,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该书分奇情、孽情、言情、哀情、艳情、痴情等六部分,收鸳蝴派小说百余篇。对研读鸳蝴派小说很有参考价值。此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分类明确;二是鸳蝴派的短篇代表作均已选入。如:《此恨绵绵无绝期》、《恨不相逢未嫁时》、《九华帐里》、《一缕麻》、《五十封信》、《自由鉴》、《新婚第一夜》、《北里婴儿》、《真假爱情》、《金闺第一宵》、《青年美术家》、《玉田恨史》、《真》、《一束情书》、《最后的玫瑰》、《未完成的画像》等,都是传诵一时的篇什。
    以上八种大系、丛书和选本,是研究近代小说必备的参考书。
    此外还有几种丛书和选本,也有参考价值。
    9.方正耀、张菊如选注的《近代短篇小说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出版,收近代各类短篇小说32篇,属读本性质,但出版时间较早,虽研究价值不大,其意义不可抹煞。
    10.《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精装20册,选中长篇小说60种,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11.王继权选注:《中国近代中篇小说选》,收中篇小说8种,属一般选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12.《中国近代孤本小说集成》,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从选目上看,此《集成》与上面提到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大同小异,未经过考查,不知二者谁因袭谁?此集成亦收近代小说数十种。其出版时间稍晚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本。 大学排名
    13.《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前后出版,约有10几种,其中何诹著的《碎琴楼》、黄花奴著的《杨花梦》、冷佛著的《春阿氏》等小说颇有研究价值。
    14.《晚清社会小说丛书》,花山出版社1996年前后出版。丛书收陆士谔著《最近社会秘密史》和天公著《最近官场秘密史》等小说9种。
    15.《中国近代小说选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前后出版,收黄世仲著的《宦海升沉录》等十余种。
    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丛书》,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糊涂世界》、诞叟的《梼兀萃编》、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张春帆的《宦海》、江阴香的《九尾狐》、陆士谔的《新上海》,虽名曰“古典”,其实全系近代小说。
    17.《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八十年代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分文论、诗歌、词、散文、戏曲、民间文学和小说七种,凡12卷,小说占4卷,因所收多系节录中长篇,数量不多,属读本性质的小说系列。
    近代小说的系列丛书和单行本,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还出版过一些。就我所知所见,北京:文献书目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桂林:漓江出版社都出版过一些近代小说。这里我就不能一一举例了。
    以上这些大系、丛书、系列中所收入的近代小说,也许只占现存近代小说的几十分之一,并不足以反映中国近代小说的全貌,而且有些小说的校勘整理也不能令人满意。尽管如此,以上数百种小说的面世对近代小说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无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文本。这对深化近代小说的研究肯定会有积极的影响。总之,近代小说的整理和出版是有成绩的,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一个建设工程。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关于近代小说的研究
    在近代文学研究中,小说研究仍是一个热点。新时期以来,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有数量较多的论文,而且还有近20种专著。这些论著有关于近代小说史的建构与论述,也有对于中国的小说叙事模式的新阐释,有对近代重要小说家和作品的解读,也有对近代小说传媒的研究,成绩应当肯定,这是大家的共识,我这里就不谈了。
    在这些专著中,有四部小说史,即陈平原的《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欧阳健的《晚清小说史》,武润婷的《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和汤哲声的《中国近代小说雅俗流变史》;宏观或综合研究方面有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袁进的《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方正耀的《晚清小说研究》、颜廷亮的《晚清小说理论》等,作家作品研究,有魏绍昌的《晚清四大小说家》、刘德隆的《刘鹗散论》、刘瑜的《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台湾李瑞腾先生的《〈老残游记〉意象研究》、王祖献的《〈孽海花〉论稿》、时萌的《曾朴研究》、颜廷亮的《黄世仲与近代中国文学》、田若虹的《陆士谔传论》(有些小册子未计算在内)等。
    这些著作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①理论上或研究范式上有较大的开拓性,这点我们可以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为代表。该书以西方叙事学理论对近代小说进行了新的阐释,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此书在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对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是一个贡献。
    ②从宏观的角度探讨近代小说的“变革”,说明其“变革”的意义,论述较深入,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此可以袁进的《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为代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③对某一位近代小说家或其代表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虽研究方法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但对研究对象有新的开掘,如刘德隆、刘瑜对《老残游记》的研究,王祖献对《孽海花》的研究,颜廷亮对黄世仲的研究,或在理论上,或在史料上均有新的开拓和发现。此外还有若干论文也不乏精辟的见解,这个就不谈了。

四、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的不足
    近代小说研究的成绩是应当肯定的,这是大家的共识。但,为了推动近代小说研究的发展,使研究工作真正有新的飞跃,我以为更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中的不足。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四点:
    一是研究的面太窄。
    近代有小说数千种,目前已出版的近代小说史、各种专著、论文,涉及的小说不足30家,论及的小说不足百种,这其中半数以上的论述只是浮光掠影,还谈不到研究。因为这些文章既没有

上一篇:关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化毕业论 下一篇:浅谈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化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