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诗学的内在构成与理论品格(6)

2013-08-24 01:05
导读:策略,从文本内部的各种因素和层面透视外部世界的整体景观。“他想把言词之外的所有因素容纳进他对的描述中,这些深刻影响着言词意义的因素包括:
策略,从文本内部的各种因素和层面透视外部世界的整体景观。“他想把言词之外的所有因素容纳进他对的描述中,这些深刻影响着言词意义的因素包括:时代或等级的差别,以及言词是在密友之间的娓娓交谈中说出,还是说话人公开向陌不相识的许多听众讲出;是一时冲动,还是作为某种仪式当中依循惯例的对答。” [xxix]文化诗学正是通过研究语言中的文化涵义和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贯通。
第三,文本研究是文化诗学进行社会参与和表达现实关怀的有效方式。如果仅仅强调理论对现实的介入,很多学者宁可选择大众文化文本或者直接以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批评对象,但是这显然已经越出了文学理论(包括文化诗学)的学科边界,不再是文化诗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诗学走向现实的最切近的通道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虽然不同于现实本身,但是文学文本是对现实最灵敏的感应,是对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最丰富、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文化诗学是对于文学的现实的反思。它仅仅地扣住了中国文化化、产业化、全球化折射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深刻揭示。立足于文学艺术的现实,又超越现实、反思现实。”[xxx]那些表现实生活的文学文本固然可以直接作为文化诗学介入现实的理论平台,即使是文学上的那些优秀文本同样能够为文化诗学提供现实关怀的契机;文学文本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固然可以成为文化诗学谈论的话题,而文学文本对社会生活的表现更应该是文化诗学的用武之地。文学文本的中介地位,决定了文化诗学对社会现实的关怀是当下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文化诗学的学术实践,统一于文学文本的研究。
文化诗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对文学的文化语境的研究。“文化语境的研究,不仅包含把一部文学作品放回到产生它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把握,揭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产生它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同时也包含把这部作品当作‘历史文本’,置于当下的现实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和阐释,不断地揭示其新的生命魅力和现实意义。”[xxxi]文学的文化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既成品,而是不断从过去向现在、未来的流动生成物。将文学研究限制在文本内部是对文学的封闭,而将文学限制在它产生的那个原初文化语境中同样是对文学的封闭:“如果说不能离开时代的整个文化来研究文学,那么把文学现象封闭在创造他的那个时代里,即封闭在它的同时代里,结果那就更糟了。”[xxxii]文化语境之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潜能只有在文学文本与文化语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而且文化语境往往会通过研究者的各种解读机制内化为文本符号的所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跨学科研究也是文化诗学具有内在规定性的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文化”一词本身即是一个超越学科的概念,因此与其称文化诗学是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如称其为“超学科”研究。“超学科”研究表示文化诗学的这样一种特征,即在各种人文学科之间自由穿行不仅是文化诗学研究的一种内在要求,而且这种穿行对它来说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果说文化诗学研究的确“打破”了人文学科的边界,那是因为在文化诗学的视野中学科边界本来就视若无物。文化诗学的“超学科”性,一方面是文学文本使然,因为文学艺术反映世界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完整性使其容纳了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是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使然,因为文化诗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单一视角的文学研究方法,建立起多元视角和“无限制”视角的文学研究形式。
 




[i] 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ii] 童庆炳:《文化诗学的学术空间》,《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
[iii]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iv] 童庆炳:《再谈文化诗学》,《暨南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v]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vi] 王夫之:《俟解》,《船山遗书》,上海太平洋书店重校刊本。转引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意境·典型·比兴编》,徐中玉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页。
[vii]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1页。
[viii] 朱光潜:《西方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50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ix]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x]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xi] 童庆炳:《再谈文化诗学》,《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
[xii]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xiii] Louis A. Montrose,Professing the Renaissanc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Culture, In the New Historicism. 刘庆璋译,见《文化诗学富于创意的理论工程》,《漳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xiv] 童庆炳:《文化诗学的学术空间》,《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
[xv]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vi]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vii]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viii] [美] 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xix]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x]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xi]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xxii]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312页。
[xxiii] [美] 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
[xxiv] [美] 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2页。
[xxv] 童庆炳:《中西比较文论视野中的文化诗学》,《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xxvi]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xxvii]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xxviii] 巴赫金语,转引自《米哈伊尔·巴赫金》,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xxix] [美] 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xxx]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xxxi] 童庆炳:《中西比较文论视野中的文化诗学》,《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xxxii] 巴赫金:《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原载《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1期,译文选自《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晓河译。
上一篇:论焦竑的文论及其学术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