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世界跨文化交流角度看文化冲突与文化导入(2)

2014-03-29 01:05
导读:关联性,是指冲突与其自身的引发因素相关联的影响力的大小。可分为、宗教、、等专项关联性。以经济关联性为例,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冲突的关联性加

  关联性,是指冲突与其自身的引发因素相关联的影响力的大小。可分为、宗教、、等专项关联性。以经济关联性为例,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冲突的关联性加强,各国之间在加强经济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之问的经济依存度在增加,经济领域的共同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共同约束文件(如京都环保议定书),以及双边和单边的经贸协议等,使得经贸领域按照共同约定的规则开展交流。经济合作促进了文化交流,部分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随之变化。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时,这时各国的宣传媒体会各执己见,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无疑会增大。再以政治和历史关联性为例,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9.18”、“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已成为中国人民永远牢记的历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国歌将会世代传唱,激励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但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中日两国存在明显的分歧,甚至日本国内有极少数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事实,为日本当年的战犯翻案,参拜供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极大地损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阻碍了中日两国间关系的发展。这里双方历史观的差异会使这种文化冲突长期存在和产生不利于双方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入
  

  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也是彼此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过程。文化导人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文化导人的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过程中跨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入应注意四个方面:
  
  1.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胆引进文明成果。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在对自身文化发展进行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和创新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要“吸收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成果”,学习和引进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理念、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洋为中用”、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树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国际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继承和发扬优秀,保持相对独立性。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客观的,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一个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应该继承和发展,如文化遗产、创造发明、传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是西方化,更不是英美化;多元化也不是文化保守、固步自封,更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或是孤立主义抬头,而是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通过跨文化交流,达到相互包容,而不是抹杀。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许多创造发明、优美的文字、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的发展立足自身,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立足自身。继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本国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以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思维方式为例,中国人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传统文化思维、尊重自然思维和中庸之道思维。
  
  3.联系实际,结合本国国情,扬长避短。世界人文史就是一部各国文化体系相互交流、学习、冲突和融合的历史,凡是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并注重联系实际进行吸收转化和实现创新,就会充满发展的活力。反之,一个固步自封的封闭社会,或是脱离实际死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最终会导致国家文化领域思想僵化和落后,有的被淘汰出局。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成功,也是文化结合的成功。中国要坚持把文化导人与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不一味地照抄照搬和全盘采用“拿来主义”。在此方面,中国成功的典例有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取得革命成功:产生于德国、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将马列主义引入中国,并且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诞生。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了解文化冲突的特点,科学把握文化导入。对于具有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现实、相互学习了解、彼此尊重和包容、积极协商化解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敏感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面向未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回避锋芒、积极协商、达成共识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关联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自我认知的坐标和发展方向、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排除不利因素和消极观念、追求最终目标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扩展关联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动态分析和观测、频繁接触和讨论、共谋发展、力促团结、正视历史和现实、揭露歪曲和篡改、把握策略和强度的态度和措施。
上一篇:试谈社会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