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3)

2014-05-19 02:51
导读:同样,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必然面临这样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他对传统的理解都是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在一片真空中去

  同样,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必然面临这样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他对传统的理解都是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在一片真空中去理解传统,而是在一种“前理解”结构中(海德格尔),也就是我们现有的经验结构中,理解传统和自我。于是我们对于传统的接近,也不可能是对历史“本真”面目的复原,而是立足于我们所站立的当下语境,和传统进行对话沟通,形成一种“视界的融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继承本身就是创新。文化“回归”或者“复原”,只是一种表象或错觉,常常被人们拿来当作推销保守主义或是汉文化中心主义的借口。

  就如同在生物学意义上,物种的发展必须以足够多的基因图谱作为支持,才能保证遗传的多样性来适应,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文化图谱的多样性提供机遇和动力。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把握就等于是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契机。但是,我们说要继承传统,并不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作一个“传统式”的人,喝茶穿马褂娶姨太太,而是去思考如何在当今世界里为“做中国人”找到理论上和上的意义。中国人怎样继承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对“现在”和“未来”的界定其实就决定着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就像有些做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所认识的那样,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西方人对自身传统的界定,对什么是西方文明的讨论,完全取决于他们现在做什么和下一步准备怎样做。对于他们来说,回到传统并不等于死抱住柏拉图和莎士比亚,而是取决于他们对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当代解释,而这种解释和启示,也就取决于他们今天如何应对和处理当前的诸如“全球化”这样的问题。现代思想体系之所以具有活力,原因之一就是它不断地把“他者”包容进来,不断地让“他者”来挑战自己,从而在同“异”和“变”的缠斗中不断地把“同”和“不变”阐释或生产出来。这其实也就是不断从差异当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和准则。中国其实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以前通过读经释经来解释传统,那么现在能否通过对西学的讨论来解释传统?以前只有读古书是界定中国传统,那么现在分析当代现象是否同样是界定中国传统?参与到西方文化讨论当中去,实际上是要参与到当代重大现象的分析中去,而这些当代现象和事件是我们自己的当代史和现代性经验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自己的世界史。如果不这样,我们对传统的讨论可能就碰不到真正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绕过当代、躲过现代西方学术去谈论和接续传统。只有在与时代的正面碰撞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真正做到文化自觉。

  三、结语

  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是在一个恍兮惚兮的域外之境中,由学者们通过坐而论道完成的。文化的完善需要以制度的支持为前提。

  具体到目前,我们在近20年来有一套Et益清晰的新的国家文化政策和措施,在这种处于垄断地位的政策的许可之下,自觉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文化一的发表和体制,饱受争议,却依然坚持功利化、经院化风格的文化一文学体制,都是制约和影响文化生产的不可逾越的现实性因素。这些制度在具体的文化生产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可操作技术性要素,以郯选资格的方式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保证能够将国家意志渗透入文化生产的每个环节。

  但是,对于文化的控制只是文化制度的一个方面内容。衡量一个的文化制度是否成熟,还要看它是否能够为文化的充分生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

上一篇:浅析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