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论纲(1)(2)

2014-11-13 01:03
导读: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文明”的角度,解释共产主义信念观。共产主义,作为 社会 主义相当长 历史 时期的理想信念,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解释,就是共

      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文明”的角度,解释共产主义信念观。共产主义,作为 社会 主义相当长 历史 时期的理想信念,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解释,就是共同富裕;从精神文明解释,就是“共人类精神文明的产”;从 政治 文明来看,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三个文明”这一当代 中国 社会的文明观为基础,来解释共产主义信念,其意义在于:

1、它站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基础上解释共产主义信念。

2、它符合马克思、恩格斯从多角度、多方面解释共产主义的原则。

3、可以简化 问题 ,并有利于同世界先进文化、世界文明的 发展 潮流沟通和交流。  

   三、世界文化浪潮中的中华文化信念

   理性和信念、信仰的结合就是文化。

   离开了信仰和信念,可别奢谈什么文化。在当今文化定输赢,文化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 科技 文化、 哲学 理念和基督教信仰文化的混合物;而我们中国文化,是文化信念主体推进的先进文化体系。

   音乐 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本质内涵。本文认为,中国音乐已经在世界音乐中有开始领先的趋势。在巴黎,在美国,中国音乐会、文化节的巨大成功,是我们的文化信念先进性的一个信号。

   那么什么是文化信念呢?文化信念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将文化整体和文化中的一些精辟的观点和论断直接充当社会的人对生活和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信念。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条,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美好境界。文化与信念的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合而成的文化信念,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的文化结构、文化底气稳如泰山是分不开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一片混乱并发生巨变之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局势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底气和文化信念。对于一个缺乏文化底气、文化信念的社会结构,也许拿一把扇子扇它两下,它都可能会风雨飘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具有个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执政初期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执政、执好政的指导思想。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信念结合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等等,都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的精华。因此,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重视将新时期党的理论与实践,同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领导全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先进的文化相结合。因此,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体系的一种当代表现形式。

  美国的文化有很多值得中国 学习 和借鉴的地方。然而美国社会文化也有弱点,绝不能照搬照套。例如:文化模式单调,同性恋、家庭价值观遭到冲击,高科技对宗教、信仰文化的僭越,恐怖主义,等等。美国的文化观甚至已经和欧洲的主流文化发生了不和谐。  

   四、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成功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社会主义信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两大信念学说之一。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信念既是一种现实信念,同时又是一种崇高信念。作为新时期的进步青年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当代中国,认清中国 现代 文化继往开来的前进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现实信念和社会主义崇高信念。青年一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战略机遇,特别有责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文明中国服务。

作为一个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观和信念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体系,作者认为,需要积极 研究 ,开拓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核心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在指导思想上牢固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指导地位。

3、坚决打击腐败。

4、国家资源社会所有,市场资源市场化。

5、树立 科学 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

6、以人为本,共同富裕。

7、文化立国,充分发掘儒家文化等中华先进文化信念的精华,向世界传播内容丰富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信念。

          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我们全部的先进文化来做信念。

  我们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先进的文化信念,重视发扬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共和国总理温家宝,为农民工讨工资,下矿井和矿工一起吃饭,在爱滋病村过春节,等等,象他这样坚守信念、情系百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世界政治家中也是难找到的。即使按照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我们共和国的总理也堪称以人为本、捍卫人权的典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我们重视社会主义信念观的研究。存在着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信念观的学说体系,可以将社会主义信念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观高度融合、高度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它、发现它。本文对社会主义文化信念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设想,其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导。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