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社会主义信念观的 研究 ,是深入 学习 、探讨邓小平 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当前开展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活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的信念观。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 时代 ,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一代,需要学习历史、认识现实,需要树立合乎逻辑的、顺应社会 发展 潮流的信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信念观的 问题 不搞清楚,没有目标、没有主心骨,浑浑噩噩度日,对青年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来说,都是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本文将从中国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观、信念观相结合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文化信念”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信念的哲学定义
从中国哲学源流上看,对信念观的重视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夫子。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语见《论语·八佾》),“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孔子对神明信仰观的怀疑和淡化处理,用一个“如”字表白得淋漓尽致。本文认为,孔子的信仰观,实质上就是一种信念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信念学说,对中国人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念和信仰是并驾齐驱的,信念和信仰同样是人类信仰观学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哲学的宗师康德曾经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为信仰留下地盘。根据康德的理论,那些属于人类对未知世界、对人类不可知世界的精神描绘、主观推断、主观追求和人类情感寄托的知识范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信仰。
信念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识论的角度,信念属于信仰的范畴。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界限之内的,称为理性知识,包括 自然 科学 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而界限之外的,是未知世界或不可知世界的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精神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信念和信仰。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是人类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不可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和观念。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 影响 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的桥梁。
信念是可以实现的信仰。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无法统一。
二、共产主义信念的“三个文明”解释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国社会进入政党政治的时代。在此之前,在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始终是一个文化信念的国度,文化信念照耀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历代统治阶级而言,他们所信奉、所推崇的都是这样一些中国优秀的文化信念观,其中包括儒家、道家思想等等;宗教思想及其影响,只在严格的律法管制下发挥有限的作用。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代表了20世纪中国社会两股文化思想潮流。这两种信念观的交锋而引发的政治运动,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对中国近 现代 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十世纪初,以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一大批仁人志士,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探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岁月里,及时地引入了伟大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告别了那段 科技 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中国社会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如果以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为背景,认真比较和鉴别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念观,作者认为,共产主义信念为广大中国社会所接受是必然的。首先,共产主义有马列主义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其哲学、历史学、 经济 学、政治学的基础深厚。第二,马列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完美的同中华优秀的信念文化结合在一起。第三,共产主义将这一崇高信念建立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有机整体上,这一崇高信念在党、军队和人民群众中依次激发、放大,形成巨大的“信念合力”。第四,在地缘政治上有前苏联提供支持的优势。三民主义的缺陷在于,第一,其理论体系性不强;第二,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民族矛盾复杂,民生、民权方面更是举步维艰;第三,将信念观仅仅定义在“民”的基础上,无法在党、政府、军队和民众中形成合力,甚至可能是相互掣肘、混乱不堪。
十九世纪中叶,关于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经济学和人学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从人学的角度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3页)。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共产主义信念主要表现为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一种崇高革命理想,表现为消灭剥削、消除不平等、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并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面对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处于低谷的严峻现实,作者认为,应该及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观学说,应该积极推动共产主义信念观的与时俱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