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年谱素以知人论世的工具而存名于古今,但年谱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却被人遗忘了。这就是书目的作用。书目的种类极多,但以一人之著述合聚一起,并附之以写作背景、成书年代、版刻情况,在古书中却很少见。而年谱详列谱主一生著作,细分条理,简介内容,不正是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渊流的作用吗?
年谱的书目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存了谱主大量甚至全部的著述,可以补充其它书目和传记的不足;二是反映了谱主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变迁,有利于对著作的考证与研究;三是记载了与谱主有关的书目,其中有些著作本身可能已经遗失,而赖年谱给保存下来。下面以《尊者年谱》为例说明[12]:
谱主知礼(960-1028),字约言,号法智,世称四明尊者,年谱编者为宗晓(1151-1214)。谱主长期研习天台教观,开创山家派,为宋初天台宗著名高僧。谱主有多种著作问世,但流行于世、影响较大的《新续高僧传》中仅说其“成妙宗钞教万言”,《补续高僧传》虽也列举其著作目录,但只列出主要的著作如《十义书》等。实际上谱主有著作多篇,这些书目在其他文献中很少见到,但在年谱中都得到了详实的反映。[13]《尊者年谱》中录入重要书目有:《十不二门指要钞》、《十义书》、《观心二百问书》、《观经融心解》、《教门杂问》七章、《消伏三用笔》、《出绛帏三十问》、《修忏要旨》、《别行玄疏记》、《观经妙宗钞》、《光明拾遗记》、《梦鱼跋》、《问帏试问》、《伟法十问》、《光明文句记》等。
年谱不仅在正文里涉及到谱主的著述情况,有些高质量的年谱还在年谱后列上专题书目,这些书目极有学术价值。例如,《姚惜抱先生年谱》,谱后附录了方宗诚的《文目编年》,编者生怕读者“不悉其文行本末,因遍览诸家文集及先生家藏手稿,取其有证而足信者为年谱书。”[14]姚鼐为桐城古文大家,上继方苞,自成一家,这份书目对研究姚氏和桐城文章均有益处。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我们研读年谱,不但要注意其人学术行事,更要关注其著作存留情况。假如我们要检索一些图书,在书目中遍觅不着,何不到年谱里去查一查,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民国以来学者著作,一些书目中往往缺编,而年谱罗列甚详,正好补充书目的不足。
此外,年谱还起到了保存部分文献的作用,有些很重要的文献,依靠年谱的而赖以保存。特别是年谱的附录,其中有许多重要的资料,在他处很难找到,而在年谱里却清清楚楚记载着,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宋人梅询,是宋初大诗人梅尧臣的叔父,曾任知州、著作佐郎等职,也有诗名,诗风清新淡雅,与当时与以浓艳著称的杨刘西昆体诗迥然不同,著有《许昌集》,可惜已佚。年谱作者为谱主的同乡,遍检其家藏,搜寻得诗26篇,在年谱附录中以《诗略》之名刊出,为作者保留了一份文献。[15]
【参考文献】
1 钱穆著.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1980
2 章实斋.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见:胡适.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3 黄秀文.中国年谱词典(序).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1997
4,5 钱仲联.冒鹤亭先生年谱序.见: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年谱.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8,9,10 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前言)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4
7 许嘉猷(清).许顺庵老人自述年谱.见:《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珍本丛刊》12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1 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 宗晓.尊者年谱.见:吴洪泽主编《宋人年谱丛刊(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3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
14 郑福照.姚惜抱先生年谱.见:《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珍本丛刊》107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5 陈天麟(宋).许昌梅公年谱.见:吴洪泽主编《宋人年谱丛刊(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