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由这些以美学考虑为中心的论说可以知道,古人经常是在“通天尽人”的背景下理解和言说文学的。他们以文学为个人仰观俯察之所得,身心安顿之所在,故称“夫文贵有内心,诗家亦然”,“心之精妙,发而为文”,并认为创作是“以人所心得,与山水所得于天者互证,而潜会默悟,凝神于无朕之宇,研虑于非想之天,以心体天地之心,以变穷造化之变”,乃至极而言之,径称“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以至像白居易这样力主为时事而作的论者,也承认“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这背后显然有着传统宇宙观和哲学观的深刻规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其他如通过缀章、调声、属对和用典钻研作品的形式构成,通过尊体、辨体和伸正黜变凸显文体的价值本位,通过标举“诗者,雅道也”,要求作品须“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即讲“风骨”、“意境”和“象外之象”,等等;同时既主张“鸿文无范”,又力戒“恣意无法”,这构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文学作品存在论。在西方,如艾略特也讲“骨格”(Scaf—fold),讲“读诗时应专心一致于诗之所指,非诗之本身”,“要超出诗之外”,但像中国人这样穷力辨究,深极奥窍,不能不说尚有未逮。这些都需要我们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精神,好好地研究和总结,并使之最终能在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批判性的当代文艺理论体系中得到真正的确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总之,经过理论烛照和厘析的中国古代文学,完全可以为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养料。其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是使这种照析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它不仅有益,而且还有效,因为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创造和文学本质的阐述。当然,古代文学及文论传统也能丰富今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认识,并有助于当代科学的文艺理论体系的成型与确立。如何在回顾总结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坚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努力地从传统文学中发见可以纳人到当代文艺理论体系的合理元素,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此既汇合多元,又接应传统;不仅继承,还积极地抽绎、衍生、延展和融合,则建构当代文艺理论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