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比赛述评(1)(2)
2015-02-10 01:40
导读:2.3 单项比赛发展态势 每次规则的修订和执行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体操技术的发展。从执行新规则后世锦赛和奥运会单项决赛看,单项比赛的“单项化”发
2.3 单项比赛发展态势
每次规则的修订和执行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体操技术的发展。从执行新规则后世锦赛和奥运会单项决赛看,单项比赛的“单项化”发展态势明显,成套动作中单个动作和动作连接更趋于加难,动作的完成更趋于完美[2,4]。
单项比赛的“单项化”发展态势可以从奖牌分布的离散性上反映出来(见表2)。第28届奥运会比赛的6枚金牌为6个国家所得,金、银、铜18枚奖牌涉及11个国家的16名不同的运动员。第37届世锦赛的6枚金牌为5个国家所得,金、银、铜19枚奖牌涉及9个国家的14名不同的运动员。第36届世锦赛有11个国家的16 名运动员获得奖牌,第35届世锦赛有12个国家的15名运动员获得奖牌。4届大赛参加6个单项决赛的8名运动员均来自6个以上的国家。从各单项前8名的人员组成上看,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参加6个单项决赛的运动员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48名运动员,第36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41名运动员,第37届世锦赛分别来自19个国家的36名运动员,第28届奥运会分别来自20个国家的35名运动员。执行新规则后的4届世界大赛,先后有18个国家的运动员获得过奖牌,奖牌的离散性分布较为稳定。单项比赛“单项性”发展态势的另一个体现是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各自强项上的垄断。通过对4届世界大赛各项目前3名运动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保加利亚运动员约夫切夫连续4次在自由操和吊环2项目中获得奖牌,李小鹏在双杠、罗马尼亚运动员乌兹卡在鞍马项目上连续3次进入前3名。这种“单项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规则降低了动作的起评分,对加分动作的组别和数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从而对运动员的技术和专项能力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表2 第28届奥运会、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奖牌分布对比一览表届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中 保 罗 意 日 俄 白 希 加 乌 美 匈 斯 拉 古 澳 西 波
35届 1 2 3 1 1 1 2 1 1 2 2 1
36届 4 2 2 1 1 2 1 1 2 1 1
37届 4 2 1 2 2 3 1 2 1
28届 2 2 3 2 3 1 1 1 1 1 1
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和最后得分是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的具体体现。从表3 可以看出,第28届奥运会除跳马外,各单项前6名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其中有3个项目的冠军成绩超过9.8分,吊环比赛甚至前6名的成绩均在9.8分以上。除跳马外,第35届世界体操锦只有8人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标赛有12人,第37届世锦赛各单项决赛前3名的成绩均在9.7分以上,5个单项前8名运动员有2人得分超过9.8分,有19人的得分在9.7分以上。由此可见,运动员动作的完成质量和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日趋接近。6个单项中, 跳马项目的技术发展相对其他5个项目而言发展较为缓慢,只有1人的成绩超过了9.7分。从起评分上看,除跳马外,4届大赛5个单项前3名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均达到了10分。 在难度相同的情况下,成套动作的编排、完成、艺术表现力将决定奖牌的归属。
表3 第28届奥运会单项决赛前8名成绩一览表项目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第7名 第8名
自由操 9.787 9.787 9.775 9.712 9.712 9.712 9.662 9.650
鞍马 9.837 9.825 9.787 9.755 9.762 9.373 9.725 9.062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吊环 9.862 9.850 9.812 9.800 9.800 9.800 9.750 9.373
跳马 9.373 9.706 9.612 9.599 9.581 9.537 9.368 9.062
双杠 9.787 9.775 9.762 9.762 9.762 9.762 9.737 9.737
单杠 9.812 9.812 9.787 9.787 9.762 9.737 9.700 8.887
注:下划线为中国队员成绩。
从各个单项的技术发展看,成套动作中单个动作的难度和难度连接更难、更新。各个单项成套动作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自由体操主要采用超过3个空翻动作的E+D连接,并配以超E组的单个高难度动作构成成套动作的主干,鞍马则以单环上的Flops与2个施托克里B和俄式挺身转体作为主要连接。吊环项目中约夫切夫成套动作最为典型,他采用本间上直角十字支撑+直接压上成倒+字支撑+慢落下成水平+字支撑+落下,直接压上成十字支撑+压上成水平+字支撑,该连接加分达1.5分(D+SE+D+D+E=1.5)。跳马动作难度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发展缓慢,第28届奥运会只有1人的2跳起评分达到10分。双杠项目主要采用两个D 组以上高难度动作的直接连接获得加分。单杠项目主要以单个的高难度飞行动作、超过3 个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连接来构成成套动作。奥运会单杠决赛中,卡西那使用了直体科瓦其和科尔曼2个Super E空翻越杠动作,涅莫夫完成了直体特卡切夫+分腿特卡切夫+屈体特卡切夫+京格尔空翻4个腾越连接。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的新颖性、超前性及动作完成的完美性是男子单项比赛技术发展的潮流。从运动员成套动作的使用看,与第37届世锦赛相比,第28届奥运会获奖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重复使用率达到66.7%,成套动作难度的发展呈现出相对停滞性。中国队虽然在跳马、双杠和鞍马3个项目上形成了优势项目群,但队员的发挥极不稳定。自由体操、单杠、吊环的落后局面一直未得到改观。执行新规则的4届大赛,自由体操3次未能进入决赛,吊环连续4届无人进入决赛,单杠项目从未染指奖牌,中国运动员在这3个项目的成套动作的编排、难度和完成质量上均与国外选手有很大差距。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 小结
(1)男子团体比赛呈现出“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全队成套动作的高质量、高成功率成为竞争的关键。应依据团体决赛的规程变化,改变传统的训练思想,合理配置和使用全能型运动员,做好后备梯队的培养。
(2)突出更多强项,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 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成为决定全能比赛名次的主导因素,在6个项目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应注重提升各个项目的实力。
(3)单项比赛“单项化”发展态势趋于稳定,难度的发展呈现相对停滞性。 技术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同时更加注重动作完成的优美及心理素质、落地的稳定性,使“特长型+全能型”运动员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校专修教材编委会.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2001—2004)[Z].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01.
[3] 肖光来.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91—693.
[4] 李思民.从第36届世锦赛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态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69—7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