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提要】
几乎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构成其文人文学发生、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资源或推动力量,而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却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分野。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是沿着汉文学的发展路径并作为汉文学的一部分兴起并发展起来的,而民间文学则沿着满族文学的历史传统,主要以口传的形式传承,形成了二者的分立状态。其原因首先在于满洲民族入关的历史性迁移使满族在地域上分割为原驻地与迁徙地两大不同的区域,也使原本统一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成长变迁,其次也是在汉文化的涵化作用下,满族民族文化包括其传统文学被边缘化的结果。
【关键词】 清代/满族/文人文学/民间文学/分野
就一般情况而言,几乎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构成其文人文学发生、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或推动力量,像汉族的民间歌谣之于《国风》,楚地巫歌之于《九歌》,蔡中郎的故事之于《琵琶记》,唐僧的传说之于《西游记》等等。然而无论在有清以来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还是在清代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实际关系当中,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都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分野。
自清初王士祯在《居易录》中首次提出“满洲文学”的概念,推举鄂貌图为满族文学的开山人物,直至清末王鹏运“满洲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之论,清代所论满洲文学几乎全部都是满族的文人文学。连满族人自己编撰的《熙朝雅颂集》、《八旗文经》等收录的也都是文人作家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学科建立之后,国内的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也基本上由不同的研究队伍在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围内分别进行整理、分析、评价、研究。对清代满族文人文学的研究,各地高校和文学研究院所中研究清代文学或古代文学的研究人员都有涉猎,从事研究的人员较多,著作有诸如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张菊玲的《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严迪昌《清词史》、《清诗史》,张炯、邓绍基《中华文学通史》及各类文学史中有关满族文学或八旗文学的相关章节;民间文学研究人员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社会科学院及个别高校的中文系,还有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中央民族大学的相关学者,主要著作有诸如宋和平的《尼山萨满研究》,富育光的《萨满教与神话》,季永海、赵志忠的《满族民间文学概论》等等。由此出现了两种意义上的清代满族文学:一种是由鄂貌图、高塞、岳端、玄烨、纳兰性德、鄂尔泰、文昭、弘历、永恩、敦敏、敦诚、庆兰、永忠、和邦额、明义、曹雪芹、高鹗、铁保、英和、奕绘、顾春、文康、庆康、宝廷、汪笑侬等众多作家创作的汉文学体式的汉语言文学,另一种是传播、传承于满族人民中的萨满教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谣、儿歌等民族、民间形式的文学。虽然在二者之间,出现了诸如子弟书、八角鼓等由满族下层文人参与创作,与传统的满族民间文学和清代满族的文人作品都有一定的关联,又有很大不同的新的文学样式,但在我看来,其创作者虽然受到过汉文学的教育与熏陶,如子弟书作家韩小窗、鹤侣,但其身份却仍然是民间的;有的作品的内容虽然取材于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子弟书,但其传播方式和实际效应却主要是消遣娱乐的,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因此面对清代满族文学这一以民族成分划分出来的文学视域,最值得引起注意并需要作出解释的主流性文学现象,仍然是清代满族的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这两种文学之间,几乎相互独立的存在:满族的文人文学是脱离满族的民间文学独立存在的,其兴起、发展、变迁与满族固有的民族民间文学没有直接关系,如纳兰性德词与发达的满族歌谚没有任何联系,曹雪芹的《红楼梦》与丰富的满族口传叙事文学也没有直接关联;民间文学也没有因文人文学的发达而被替代或出现书面化等文人化倾向,如《天宫大战》、《尼山萨满传》、《东海窝集传》等传承性的神话、史诗以及《两世罕王传》及《萨布素将军传》等历史人物传说,也几乎没有文人文学浸润的痕迹。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