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明初文言小说中的货币使用情况
明初文言小说并不兴旺,著名者当推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其中少数作品,涉及货币的使用情况,兹略作分析。
其一,《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写到:“同里有缪君者,除得闽中一官,缺少路费,于(元)自实处假银二百两。”“明日,再往,酒果三杯而已,落落无顾念之意,亦不言银两之事。”“缪君……曰:‘……吾分禄米二石及银二锭,令人驰送于宅,以为过岁之资,幸勿以少为怪。’”这里提到的“银”、“银两”,既可作路费,又可用于过年购物,显然已是日常生活使用的货币。
其二,《剪灯新话》卷一《金凤钗记》写到:“以钗货于市,得钞二十锭。”这里明确提到“钞”,证明了钞在元代的法定货币地位。
其三,《剪灯新话》卷三《富贵发迹司志》写到:“受钞三百锭,枉法断公事;取银五百两,非理害良民。”“月奉束脩五锭。”这里钞、银并举,可见作品所写的元末至正年间,银、钞并用乃是常见的现象。
其四,《剪灯馀话》卷二《鸾鸾传》写到:“妈妈还贺曰:‘可谐矣!请以百金为赏。’”“候媪出,潜随至家,奉银一锭为寿,而以情告焉。”故事也发生于元末至正年间,主人公给邻居的“穿珠匠妇”、巫婆送礼均用银,可见白银用于其日常用度。与前面提到的《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相印证,越发表明白银在元末使用之广泛。这种现象,对于明初的人们也并不陌生。
综上所述,从元代到明初的小说中,白银的使用真是随处可见。
二
那么,元代戏曲中货币的使用情况又是如何呢?
元代最流行、影响最广泛的戏曲样式是杂剧。我们就以元杂剧为考察对象,来看看其中的货币使用情况吧。
与元代的小说话本相类似,元杂剧写到货币使用的作品中,绝大部分也是以白银为流通货币。
例一,关汉卿《窦娥冤》的“楔子”写到:〔蔡婆云〕“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向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再送你十两银子做盘缠。”第一折写到:〔赛卢医云〕“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第二折写到:〔赛卢医云〕“刚少他二十两花银。”〔桃杌云〕“告状来的要金银。”
例二,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写到:(茶商刘一郎来见裴兴奴)〔净见旦科,云〕“小子久慕大名……先送白银五十两做见面钱。”
例三,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写到:〔末云〕“小生有花银十两,有铺盖赁与小生一付(副)。”第五本第一折写到:〔旦云〕“红娘,取银十两来,就与他盘缠。”
例四,白仁甫(白朴)《东墙记》第四折写到:〔卜云〕“梅香,与郎中五钱银子。”
例五,无名氏《陈州粜米》的“楔子”写到:“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刘衙内背云〕“……私下改做十两银子一石。”第一折写到:〔粜米百姓〕“只得各家凑了些银子,且买些米去救命。”“我这银子还重着五钱呢。”
例六,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写到:〔正末云〕“再将五两银子来。”
例七,无名氏《小孙屠》第一折写到:〔外末医云〕“怎莫这半药直银七两。”
例八,无名氏《冻苏秦》的“楔子”写到:〔王长者云〕“在下无物相赠,有春衣一套,鞍马一副,白银两锭,与先生权为路费。”
例九,无名氏《来生債》的“楔子”写到:〔冲末扮李孝先云〕“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正末云〕“本利该四锭银子,都不问你要。行钱,再将两锭银子来。”第一折写到:〔磨博士云〕“我一日我请着爹二分工钱。”〔正末云〕“孩儿也,唤做银子。……他也中吃,也中穿。……那中吃中穿,是教你将他凿碎了,买吃买穿。”第二折写到:〔正末云〕“将一两银子来与罗和孩儿。”〔磨博士云〕“孩儿也不敢多要,只先支一钱银子,买一条扁担。”〔正末云〕“咱家中奴仆使数的,每人与他一纸儿从良文书,再与他二十两银子,着他各自还家。”
例十,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写到:〔甚舍云〕“我与你二十两银子做茶钱。”
此外,一些作品写到银、钞并用的情况。例如高文秀《双献功》第一折写到:〔正末云〕“……若有些失错呵,我情愿输三两银子。”第三折写到:(李逵到牢里看孙孔目)〔正末云〕“俺娘与了我一贯钞,着我路上做盘缠。” 又如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写到:〔柳胡云〕“呀,哥哥靴(革勾)里有五锭钞呢。”第四折写到:〔胡云〕“只等他抬出三千两银子来,便饶了他吧。” 再如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写到:〔贾仁云〕“若有人问我要一贯钞呵,哎呀,就如同挑我一条筋相似。”〔贾仁云〕“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悔之人使用。”第三折写到:〔兴儿云〕“你自去开了库,拿着十个金子、十个银子、一千贯钞,我跟着你烧香去来。”另如《云窗梦》第一折写到:〔净云〕“大姐,我多有金银钱钞哩。”
个别作品中,主要用钞。例如武汉臣《老生儿》的“楔子”写到:〔正末云〕“张郎,将二百两钞来与引孙。”〔引孙云〕“我那伯伯与我二百两钞;我那伯娘当住,则与我一百两钞,着我那姐夫张郎与我;他从来有些掐尖落钞,我数一数。六十两,七十两,八十两,则八十两钞。”但结合上引武汉臣的另一杂剧《玉壶春》来看,作者所写,仍是银、钞并用。
还有个别作品写到以金钗为代币的情况。例如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下山》的“楔子”写到:〔正旦对关胜云〕“兄弟也,无甚么与你。这一只金凤钗,与你权做压惊钱,休嫌轻意。”第一折写到:〔正旦对徐宁云〕“兄弟也,路途上厮见,无甚么与你。这一只金钗儿,倒换些钱钞,做盘缠去。”有历史学家指出:“金钗本是一种首饰,但在宋代似乎有时作为一种小金条来代钱使用。”③此剧一再写李千娇赠人金钗作“压惊钱”,作盘缠,表明以金钗为代币的情况在元代已相当普遍。
综上所述,在元杂剧中,白银的使用也是居于主流地位。
三
上面的考察,清楚地证明了本文第一部分开头提出的观点:“在元代至明初的小说中,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易中使用的货币是多元化的,白银、铜钱、纸币都有,而白银的使用则明显地居于主导地位。” 这些作品分别问世于元代和明初,已是公认的、确凿无疑的事实;如果以元代至明初朝廷明令推行纸币,禁止白银作为货币流通的律令为依据,便要否定它们是元代至明初的作品,硬说它们只能出现于明代嘉靖以后,那是很荒唐的。恰恰相反,作品中这类“不经意的叙事”,正是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表明尽管朝廷再三颁布禁令,其对广大官民的实际约束力却相当有限。元代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法纪废弛,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朝廷的律令往往停留于官方文书,并常常由官员们带头破坏,自然难以在民间严格推行。由于比价极不合理,加上各级官吏的贪婪侵渔,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大大低于其面值,广大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得不以银、钱为支付手段;这样一来,纸币壅塞,银钱广行,逐渐成为普遍现象。笔者查阅《元史·食货一》,其中云:“(天历)二年(1329):至元钞一百一十九万二千锭,中统钞四万锭。”此后再无印钞记载,似可为此一证。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元王朝发行的纸币更是成为废物,银、钱成了真正的流通货币。这种情况,自然会延续到明初。
再看《水浒传》的情况。正如石昌渝先生所说:“《水浒传》绝无使用纸币的描写……市场交易不论款额大小,几乎专用白银。” 不过,书中使用铜钱的情况却并非“罕见”。仅就百回本《水浒》的前三十回略加考察,便可看到如下例子:(1)“华阴县里不敢捉他,出三千贯赏钱召人拿他。”(第二回)(2)“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着落店主人家,逼要原典身钱三千贯。”“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挂。”(第三回)(3)“当时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去家去取钱与他。将银子折算价贯,准还与他……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第七回)(4)“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第九回)(5)“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林冲。”(第十一回)(6)“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第十二回)(7)“只见独木桥边一个汉子,把着两串铜钱,下来解船。”(第十五回)(8)“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第十六回)(9)“本处一个财主,将五千贯钱教小人来此山东做客。”“何清笑道:‘……若是叫兄弟得知,赚得几贯钱使,量这伙小贼有甚难处?’”(第十七回)(10)“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第二十二回)(11)“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钱一千贯,赏赐与武松。”(第二十三回)(12)“郓哥道:‘要寻大官人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第二十四回)(13)“武大道:‘……我有数贯钱,与你把去籴米。’”(第二十五回)(14)“施恩当时打点了,叫两个仆人先挑食箩酒担,拿了些铜钱去了。”(第二十九回)由此可见,在《水浒传》写到的日常消费中,银、钱并用,而以白银为主。这种情况,与大多数元代话本小说、元杂剧相类似。因此,以元代至明初朝廷明令推行纸币,禁止白银作为货币流通,而小说情节中人们却广泛使用白银为依据,证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未必可靠。反之,如同上文所说,小说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白银的描写,却可以成为《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重要依据。
必须说明,石昌渝先生是以四个方面的论据来支撑其“《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的中心论点的;本文则仅就其第三条论据进行一些探讨,而未涉及其他论据。因此,上述考察,只能证明其第三条论据未必可靠,尚不足以完全否定昌渝先生的中心论点。
在这里,笔者想要特别强调:在古代史、古代文学研究中,努力发掘相关时代的历史资料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助于避免主观臆断的浮躁之风;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资料,除了一般意义的鉴别真伪(鉴别其是否确系某一时代的资料),还应谨慎辨析其内容的虚实(判定其所言是否符合事实)。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就官方文书而言,必须看到,言行背离、口是心非乃是封建统治者的痼疾,许多官方文书仅仅是自欺欺人的官样文章。大量的史实证明:统治者历来明文提倡礼义廉耻,但他们自己却总是荒淫无耻;统治者经常明令禁止贪污受贿,但招权纳贿却成了官场惯例,贪官污吏总是大行其道;在政治混乱期和王朝衰败期,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朝廷律令、官府榜文,在很多时候只能表明统治者这样“说”了,并不等于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更不等于他们“完全做到”了;相反,很多时候只是一纸空文。所以,不能把朝廷律令一概等同于史实,径直采用,引以为据而不加分辨(当然,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可信的)。与同时代的野史杂传、书信日记等非官方资料相比,朝廷律令的可靠性并不见得更高,其“水分”反倒可能多得多。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朝廷律令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值得我们研究者进一步重视。只有综合同一时代的公私文献、文物古迹,参照通俗文艺的有关叙述,辨伪存真,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注释:
本文开始酝酿于2001年底。两年多来,在搜集资料、整理思路的过程中,我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作学术报告和与师友交谈时讲过主要观点;但因忙于其他任务,直到2004年5月才完成全文。文章交稿后,经友人提示,得知《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发表张培锋同志的《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的几个“内证”考辨》一文,对石昌渝先生的论文进行了全面商榷,特找来拜读。该文第二部分《关于交易使用白银》,认为南宋、金、元时期,白银均成为主要货币,并举了元杂剧中的四个例子。这部分共约一页,内容有与拙作相通之处,但有三点重要区别:(1)张文认为白银的使用与《水浒》创作年代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拙作则认为:“小说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白银的描写,却可以成为《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重要依据。”(2)张文举了元杂剧中的四个例子,证明元代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拙作则是全面观照元代至明初的小说戏曲:其中小说方面包括小说话本、讲史话本、《永乐大典》、明初文言小说四类,是张文完全没有涉及的;对戏曲的考察,不仅例证不同,而且将其中货币的使用分为“绝大部分以白银为流通货币”、“银、钞并用”、“个别作品中,主要用钞”、“个别作品写到以金钗为代币”四种情况,显然更为全面。(3)张文仅就石文进行商榷,拙作则在文章第三部分强调提出:“对历史资料,除了一般意义的鉴别真伪(鉴别其是否确系某一时代的资料),还应谨慎辨析其内容的虚实(判定其所言是否符合事实)。”“就官方文书而言,必须看到,言行背离、口是心非乃是封建统治者的痼疾,许多官方文书仅仅是自欺欺人的官样文章。”“所以,不能把朝廷律令一概等同于史实,径直采用,引以为据而不加分辨(当然,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可信的)。与同时代的野史杂传、书信日记等非官方资料相比,朝廷律令的可靠性并不见得更高,其‘水分’反倒可能多得多。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朝廷律令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值得我们研究者进一步重视。只有综合同一时代的公私文献、文物古迹,参照通俗文艺的有关叙述,辨伪存真,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这就具有了理论高度和普遍意义。总之,拙作完全是自出机杼,自有特点,因此仍按原貌发表。
① 石昌渝:《〈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下引石先生语,均见此文。
②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
③ 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下册第900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