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沉郁顿挫写百态社会人生——浅谈鲁迅小说思想

2015-05-26 02:1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沉郁顿挫写百态社会人生——浅谈鲁迅小说思想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  对于旧社会和一切黑暗现实的这种批判

【内容提要】
  对于旧社会和一切黑暗现实的这种批判,鲁迅在小说中以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来阐述,以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来加以描绘,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他小说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而且这种思想和艺术特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代表了鲁迅小说之于社会人生百态的诠释,同时这也成了他小说创作最具闪光点最具感染力的特征和风格。

鲁迅的小说算得上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的开山之作了,而且他的小说也可看作是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了。《孔乙己》更是其小说中的名篇。

古人常说“文以载道”或者如孔夫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把这些言论加以整合进而推广延伸,而后比及于鲁迅的小说,可以这样讲,他的小说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之社会效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且比以前越发先进越发深刻的多。因此,若要称孔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圣贤,那么也可将鲁迅称称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圣贤。之所以能这样说,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鲁迅把他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相紧密联系,并且还能够以时代先知的眼光跳出这种格局,站在历史和时空的高度,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与责任,以满腔的热情和悲愤,无情地批判社会上落后的迂腐的吃人的以及一切一切的不合理之种种,进而希望达到某种疗救、启发、激励和使人及整个社会清醒和振作的效用。对于这种批判,这种效用,鲁迅在小说中以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来阐述,以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来加以描绘,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他小说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而且这种思想和艺术特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代表了鲁迅小说之于社会人生百态的诠释,同时这也成了他小说创作最具闪光点最具感染力的特征和风格。

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这篇小说篇幅虽不足三千字,但却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2]下面,我就其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孔乙己》这篇小说。

一、思想特色之于《孔乙己》

从作品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乙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孔乙己这个备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和塑造,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罪恶,深刻地暴露了整个封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沉痛地提出了一个改变群众身上昏沉、麻木的精神状态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反封建是鲁迅小说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集中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封建科举制度的禁锢之中,他虽然读过“四书五经”,但终生连半个秀才都没捞着,因此,后来这竟成为他被别人刺的最痛的伤疤之一。他满口知乎者也,但他终究也不会营生。他虽受过正统的封建教育,但这却从未于他的人生和仕途有益过。但终究他还能写一手好字,这倒也能换碗饭吃。但不幸的是,他后来竟染上好喝懒做的恶习,以至最后终于把他赖以生存的唯一的行当——替别人抄书这个饭碗给丢了。为了满足最低级的“酒瘾”他不得不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以至于最后被丁举人打断了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世。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造成孔乙己最后悲惨结局的元凶,不是别的,正是这毒害人的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传统的封建正统教育历来标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以此来激发和鼓动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知道求取功名。但是,在这茫茫浩荡的赶考大军之中,真正通过“开科取仕”这根独竿爬上去的人却很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能“望仕兴叹”。虽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读书赶考,屡试屡挫,从轩昂小生白首老童,但仍痴心不改,一心期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终生都没考上,他们只顾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对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营生本领的学习,以至于出现像孔乙己这样的可悲人物[3],这也是封建科举和教育制度最为可恨、最为罪恶的地方。由此可见,封建思想文化对读书人的戕害达到了何种的程度!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湘西世界”:沈从文笔下的一个现代神话(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