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设计领域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1)

2015-06-17 01:4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浅谈设计领域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
 [摘 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以追求生活“差异性”的艺术精神来指导设计活动的。在艺术化表现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取向呈现出非理性主义和非功能主义的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 设计 艺术化 非理性主义 非功能主义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艺术
  
  英国画家查普曼(John Watkings Cham pman)早在1870年前后提出:“Post-Painting”(后现代绘画),用以指比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西班牙的诗人菲德里克·德·奥尼茨在1934年选编诗集时为了体现某些诗对现代主义的逆动,而称他们的风格为“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就正式成立了。伊哈布·哈桑这样解释这个词:它是沉默文学的传统的一个因素,它表明了一种朝向沉默的运动,并且以两种沉默的特征来表现自己,这两者构在一起便形成了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也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更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
  从哲学角度讲,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思潮,更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1]也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正如海德格尔的解释:同一者的永恒存在,永恒轮回就是生成,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生成,同一者的永恒轮回意味着一个存在的有限存在。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罗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艺术观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我们认识的目的不是寻找差异之下的共同因素。而是应当“有所差异地”理解必然差异的世界。由此。差异就不会被同一性所取代.人们才会避免在认识自身和世界的过程中造成偏见。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指出:存在就是差异。而在人类的所有文化中,最具“差异”的莫过于艺术,因为艺术连自身的概念也可以有差异地进行理解。33传统对艺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共识”为基础的艺术史的建立。法国学者蒂埃里·德·迪弗抨击了“共识”.并提出了惊人的观点:“艺术本身没有历史’”。[2]
  由于艺术以及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在艺术化追求上,对陈腐的规范充满敌对情绪。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说“……有很多途径可以达到艺术的殿堂 像那些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的人。他们当然没有通过正式的研究和学习。但他们的作品很出色。非常有幽默感和敏感性……他们是那些从忧郁中来的人,没有依托…… 或者我们应该说他们有精神上的依托……参观了太多博物馆的人们失去了表达天真的形式。就我而言,例如,多年来我一直拒绝文艺复兴……条律化的艺术激怒着我……”[3]
  艺术反映着多变的生活。它对创造的追求展现出对差异的执著。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和传统设计的斗争和寻求差异地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吸收了艺术的精髓,走上了设计艺术化的道路。甚至很多设计师更愿意称自己为艺术家,而不是设计师。连一些被人们列人现代主义设计师的人也是如此,如菲利浦·约翰逊。约翰逊不仅称自己为艺术家.而且在设计创作方法上,他也提出了不受任何规范所束缚的艺术化主张。“今天只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那就是变化。”[4]菲利浦·约翰逊的整个设计生涯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竭力求新。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自我工作总结时说:“我经历了不少变化,但进行艺术创造的愿望却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使我保持前进的唯一因素,也是寻求创造性形式和空间的出路的动力。”[5]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李洁
上一篇:试析语义场理论(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