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行政文化中“关系”考(1)(2)

2015-06-20 01:12
导读:(三)行政系统的关系化、封闭化 这方面表现为行政活动中关系成为事实上的潜规则,关系渗入行政系统的各个领域;行政系统对外保守而又自我封闭,
(三)行政系统的关系化、封闭化
  这方面表现为行政活动中关系成为事实上的潜规则,关系渗入行政系统的各个领域;行政系统对外保守而又自我封闭,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公共参与接纳不足。
  1.组织人事上的裙带关系
  由于中国社会中政府所处的强势地位,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职位总是具有令人艳羡的吸引力,因而“关系”在行政系统的组织人事上也最有用武之地。另外,目前中国社会政府自己掌握人事权的现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不成熟等也为利用“关系”搞任人为亲、结党营私等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2.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大行其道
  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在一些场合下可以称为“为官之道”,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分化拉拢;“不做份外的事,不说过头的话”;宁可没有原则,不能没有人气;“关系到位,爹娘不认”等等。
  3.行政系统呈封闭性,与社会的有效沟通不足
  中国行政文化中“关系”大行其道,在为拥有“关系”的小范围社会流动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却阻隔了社会普通民众的公共参与机会,使得行政系统开放性不足、与社会的沟通不够。
  (四)阻碍行政改革
  在中国社会中,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自发性行为,改革的动力与监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自身的努力。行政改革必然会涉及到组织人事上的调整,但是如前所述,“关系”本身对组织人事又有着重要而且难以克服的影响力,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业已存在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关系,使得行政改革过程中任何细微的人事调整都必须异常谨慎,因而行政改革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阻力重重、步履维艰。
  (五)社会公平与社会矛盾
  社会资源分配与社会阶层流动的总体情况对于社会公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较为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产生较高的社会公平感,反之则会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分配的方向、数量以及社会流动的机会与成本等,如果这一过程缺少了透明性和合法性,那么产生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中国行政文化中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社会资源分配与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一途径并不总是同时在合法、合乎情理的轨道上运行,因而由此而生的社会公平问题与社会矛盾并不少见。
  (六)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鼓励创造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捷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其特征就是做事不首先从做好事情本身考虑,而是千方百计想如何利用一些“关系”找到一条捷径,并以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样,“关系”实际上成为了提倡公平竞争、鼓励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拌脚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2]曹辉,论我国行政文化的演变[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5期
  [3]汪嘉申,决不允许把庸俗人际关系拉到党内[J],北京支部生活,1994年09期
  [4]胡伟生,解析社会行政文化现状[J],理论观察,2007年01期
  [5]周俊华,中国行政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现代重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彭国甫,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医治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7]张志孚,论行政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葛荃,行政文化与行政发展管见[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9期
(三)行政系统的关系化、封闭化
  这方面表现为行政活动中关系成为事实上的潜规则,关系渗入行政系统的各个领域;行政系统对外保守而又自我封闭,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公共参与接纳不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组织人事上的裙带关系
  由于中国社会中政府所处的强势地位,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职位总是具有令人艳羡的吸引力,因而“关系”在行政系统的组织人事上也最有用武之地。另外,目前中国社会政府自己掌握人事权的现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不成熟等也为利用“关系”搞任人为亲、结党营私等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2.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大行其道
  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在一些场合下可以称为“为官之道”,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分化拉拢;“不做份外的事,不说过头的话”;宁可没有原则,不能没有人气;“关系到位,爹娘不认”等等。
  3.行政系统呈封闭性,与社会的有效沟通不足
  中国行政文化中“关系”大行其道,在为拥有“关系”的小范围社会流动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却阻隔了社会普通民众的公共参与机会,使得行政系统开放性不足、与社会的沟通不够。
  (四)阻碍行政改革
  在中国社会中,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自发性行为,改革的动力与监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自身的努力。行政改革必然会涉及到组织人事上的调整,但是如前所述,“关系”本身对组织人事又有着重要而且难以克服的影响力,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业已存在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关系,使得行政改革过程中任何细微的人事调整都必须异常谨慎,因而行政改革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阻力重重、步履维艰。
  (五)社会公平与社会矛盾
  社会资源分配与社会阶层流动的总体情况对于社会公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较为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产生较高的社会公平感,反之则会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分配的方向、数量以及社会流动的机会与成本等,如果这一过程缺少了透明性和合法性,那么产生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中国行政文化中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社会资源分配与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一途径并不总是同时在合法、合乎情理的轨道上运行,因而由此而生的社会公平问题与社会矛盾并不少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六)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鼓励创造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捷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其特征就是做事不首先从做好事情本身考虑,而是千方百计想如何利用一些“关系”找到一条捷径,并以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样,“关系”实际上成为了提倡公平竞争、鼓励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拌脚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2]曹辉,论我国行政文化的演变[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5期
  [3]汪嘉申,决不允许把庸俗人际关系拉到党内[J],北京支部生活,1994年09期
  [4]胡伟生,解析社会行政文化现状[J],理论观察,2007年01期
  [5]周俊华,中国行政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现代重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彭国甫,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医治领导者庸俗人际关系[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7]张志孚,论行政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葛荃,行政文化与行政发展管见[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9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袁渊
上一篇:从伦理道德视角解析“人肉搜索”现象(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