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南方文学的文化学透视(1)(2)

2015-08-07 01:08
导读:三、文学:神话的再现和反思 在整个南方文学传奇的创造过程中,作为文化表现之一的南方神话在不同的作家的笔下有不同的诠释。事实上,南方文学变
  三、文学:神话的再现和反思
  
  在整个南方文学传奇的创造过程中,作为文化表现之一的南方神话在不同的作家的笔下有不同的诠释。事实上,南方文学变成了一种对神话的再现、诠释、反思甚至驳斥,南方文学呈现出与存活在理想中的过去进行搏击的记忆文学特征。
  作为象征着南方理想的南方神话,无论它是否属实,都是南方人痴迷多年的梦幻,而对这个梦幻的一点点的触动都会引起梦中人强烈的反对。在南方文艺复兴早期的重要作品中,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飘》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以脉脉温情写出了战争中南方人的坚韧和追求,她的笔下既有充满贵族风范的艾希礼,也有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都能保持其淑女风范、显出非凡智慧和勇气的南方闺秀枚兰妮。尽管书中斯佳丽的行为被南方人看成是一种堕落,但她不择手段追求美好生活的行为恰恰反映了南方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决心。《飘》中提到南北战争北方人的目的是为了拯救黑人,但事实上却毁坏了黑人赖以生存的安乐的家;北方人看不起黑人,而南方的种植园主和黑人之间的关系却如亲人一般。《飘》中一再提到尽管形形色色的南方人有着不同的缺点,但在灾难面前他们不约而同显出了与生俱来的优雅而坚韧的贵族风度。《飘》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它本身的文学艺术魅力外,对南方和南方人理想化的歌咏也迎合了不少南方人对自己家园的理解。
  可以说,南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南方作家无论思想和创作都有很大的矛盾性。他们一方面用回忆书写着南方的过去,支撑着南方神话的代代相传,一方面又用反思抨击南方的历史问题,试图改写甚至颠覆南方神话。他们也常常表现出这样的梦想——既想融入北方发达的工业文明,同时又尽力逃避西方工业文明,回到战前的以奴役黑人为基础的“田园生活”(种植园生活)中。他们既为南方固有的文化传统感到无比自豪,又急于摆脱南方的历史包袱的重压。他们的笔下往往会有两个南方世界,一个是他们努力描述的南方现实,一个是他们理想中的南方。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结语
  
  在南方人的意识中,南方汇聚了多重意义和内涵。它不仅是养育他们的热土,而且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界定了他们在美国文化中独特的身份,给予了他们强烈的归属感。纵观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少有什么文学流派像南方文学那样扎根于自己的区域,那样受到地域历史的影响,他们把自己的创作深植于家乡的那片土地,梦幻般的现实、无法摆脱的怀旧情结、失败的事业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负疚感与代代相传的南方神话纠缠不清。但是,不管怎样地怀旧和痴迷,他们对南方问题的自我暴露和批判是充满勇气的,那样既骄傲又沉痛的心情在许多南方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南方文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地域性文学流派,他们支撑了一整个南方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再现还是驳斥,南方神话依附着文学形式得以流传,也使后人在研究南方历史、文化时,更真切地触摸到远去的身影,更能加深对人性、对人类命运以及历史悲剧的深刻的洞察。
  
  参考文献:
  [1]LouisB.Wright,TheColonial Search for a Southern Edenin My than dthe Southern History[M].ed.Patrick Gersterand Nicholas Cords,Rand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Chicago,1974.
  [2]Henry NashSmith,The Southand the Myth ofthe Garden[M].in My thandthe South History,ed.Patrick Gesterand Nicholas Cords,Rand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Chicago,1974.
  [3]王庆奖.美国南方神话破灭的文化因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4).
  [4]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李杨.美国南方文学后现代时期的嬗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6]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卢睿蓉
上一篇:浅谈中国芭蕾与群众文化艺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