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北岛论(1)网(3)

2015-10-04 01:16
导读:二、继续思考生活和幸福的不真实性。与〈借来方向〉相通,北岛在〈苹果与顽石〉里写道:「一颗子弹穿过苹果/生活已被借用」。他说:「自青少年时

  二、继续思考生活和幸福的不真实性。与〈借来方向〉相通,北岛在〈苹果与顽石〉里写道:「一颗子弹穿过苹果/生活已被借用」。他说:「自青少年时代起,我就生活在迷失中:信仰的迷失,个人情感的迷失,语言的迷失,等等。我是通过写作寻找方向,这可能正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可我不相信一次性的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方向』只能是借来的。它是临时的和假定的,随时可能调整或放弃;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明确不变的方向,让我反感。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信念,对不信的信念」30。〈忠诚〉写的就是对于信仰忠诚的嘲讽── 「我信仰般追随你/你追随死亡」,所以,作为「同谋者」的北岛们「为信念所伤」,「侧身于犀牛与政治之间」(〈一幅肖像〉)。

  三、继续思考个体话语存在的可能及其难度。在〈遭遇〉中,摔掉历史的重扼和惯性的作用力,「我走出洞穴/汇入前进的人流」。这里又出现了「我」与人民之间的精神遭遇。早在写〈结局或开始〉里,北岛就写到过「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在〈遭遇〉里,北岛再次写到「他们煮熟了种子/绕开历史,避开战乱/深入夜的矿层/成为人民//在洞穴的岩画上/我触摸到他们/挖掘的手指/欲望的耻骨/回溯源头的努力」。诗人不仅要唤起人们对历来民族命脉中传承下来的血缘的怀疑,而且还提请人们注意「社会意识的一体化、总体化,个体话语不可能在这样的处境中存在。如果某种个体话语还想为其个体存在保留一点地盘,就只有流亡一途」31,所以,北岛接着写道:

仅在最后一步   
他们留在石壁中   
拒我在外

我走出洞穴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汇入前进的人流

也像诗人在〈无题〉之一里讲到的:

词的流亡开始了

因为「『人民』一词具有巨大的道义迫害力量,凡不能被认同为『人民』者,就是应该被消除的个体存在」32。

  四、对本体论的怀疑和对整个世界逻辑的质疑。如〈仅仅一瞬间〉里说:「仅仅一瞬间/一切都在变」;意味着一切都无从把握。又如〈蓝墙〉里说「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作证」和〈无题〉里说「火不能为火作证」;意味着一切自身的价值难以确定,一切处于一种游移的状态,剩下的只有「无根」的恐慌!

  五、返乡的坚定指向及其困难。请读〈嗅觉〉:

那气味让人记忆犹新   
像一辆马车穿过旧货市场   
古董、假货和叫卖者的   
智慧蒙上了灰尘

和你的现实总有距离   
在和老板的争吵中   
你看见窗户里的广告   
明天多好,明天牌牙膏

你面对着五个土豆   
第六个是洋葱   
这盘棋的结局如悲伤   
从航海图上消失

对于辨明过去曾经熟知的事物,视觉、听觉、感觉也许不可靠。因为它们可能被蒙上了厚积的历史灰尘,可能被改头换面,也有可能销声匿迹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嗅觉也许能够穿透历史和现实的迷障,寻觅到历史的痕迹。如北岛说的「那气味让人记忆犹新」,可是新时代的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牙膏是一种清除遗留气味的物件)终于让你迷惑,就是拿来不是商品的原本带有本土气息的土豆和洋葱也一改昔日的味道,使你不得不放弃寻访过去的努力;但过去的味道会永久地存留在你的意念里。北岛自己也说过,「嗅觉比其他感官的记忆更持久。刚开始连做梦的背景都是北京。时间一长,背景慢慢消失,剩下的只有气味。在外边待久了,回去的路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我再也找不到那个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十三年后我第一次回北京,连家都找不着了。冬储大白菜不见了,但它的味道留在记忆里,那是我的北京的一部分」。

  那么,诗人到底要怎样才能返乡呢?在〈背景〉里,北岛说:「必须修改背景/你才能够重返故乡」。其实,背景是难以修改的;返乡也就成为一种虚妄。何况「在道路的尽头/一只历史的走狗/扮装成夜/正向我逼近」(〈远景〉)。

  总结自己走过来的路,北岛说,所谓〈进程〉,就是「我坐在我的命运中」,「我走在我的疼痛上」,「我建造我的年代」。这是北岛的宿命,如〈剪接〉所言:

我问路问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问一位死去的诗人   
所痴迷的句法   
答曰:我仅受雇于   
一阵悲风  

老去的是时间,留下来的诗歌。这是北岛唯一的骄傲,也是现代汉诗的骄傲。

  总之,北岛诗歌抒情主体形象经历了从「〈同谋〉者」33到幸存者34再到〈八月的梦游者〉35、〈午夜歌手〉36三层迁移。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