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1)网(2)

2015-10-25 01:05
导读:[1]徐森玉发现东巡碑及有关历史问题,见傅振伦《隐而复显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魏碑》,《文物天地》,1998年第3期。但是,傅振伦在另一个地方,又称徐森

[1]徐森玉发现东巡碑及有关历史问题,见傅振伦《隐而复显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魏碑》,《文物天地》,1998年第3期。但是,傅振伦在另一个地方,又称徐森玉发现东巡碑的时间是1936年春,而不是1935年,见傅振伦《七十年所见所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97页。这条材料承荣新江先生提示,谨此致谢。
[2]罗振玉的录文载《石交录》卷三,《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册三,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9年,977-978页;寿鹏飞的录文,载其《易县志稿》,本文转引自林鹏《寻访御射碑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6期;傅振伦的录文载《隐而复显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魏碑》一文。
[3]罗新:《踏访东巡碑》,《文史知识》,2002年第6期。同事李新峰先生,研究生林鹄、王抒同学,参加了对东巡碑的调查及随后对古五回道的考察,对我帮助极大,谨此致谢。
[4]林鹏:《寻访御射碑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6期。承蒙山西省考古所的张庆捷先生提示,林鹏先生在故乡寻访东巡碑,是受到张庆捷先生成功地清理和研究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的启发,因而接受张庆捷先生的委托从事此一调查工作。
[5]罗新:《五回道》,《文史知识》,2002年第7期。
[6]北图藏东巡碑拓本,据傅振伦《隐而复显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魏碑》一文,“1935年森玉先生在北平图书馆兼职,必以此拓持赠其金石部”,知为徐氏拓本。案东巡碑拓本虽然少见,私人亦间有收藏,见赵新洪《北魏“皇帝东巡之碑”拓片》,《文物天地》1991年第6期。
[7]《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77页。
[8]《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2059页。
[9]《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81页。
[10]《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原佚,后人以《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及《高氏小史》补成,间有与今本《北史》不同者,故一并引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1]《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362页;《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557页。
[12]《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94页。
[13]《魏书》卷二八《古弼传》、卷五一《皮豹子传》,690-691页、1129-1130页。
[14]《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81页。
[15]《魏书》卷三○《豆代田传》,727页。
[16]《魏书》卷五一《韩茂传》,1127-1128页。
[17]《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1824页。
[18]《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82页。
[19]关于文成帝南巡碑,请参看山西省考古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
[20]杨守敬:《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1048页。
[21]《魏书》卷八《宣武帝纪》,195页。
[22]金文明:《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388页。
[23]欧阳修:《集古录》,《石刻史料新编》第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17871页
[24]山西省考古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72页。
[25]《魏书》卷五《文成帝纪》,119页。
[26]《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572页。元晖此疏,虽然发表于迁洛以后,但也符合平城时代的财政布局。
[27]牛润珍:《魏晋北朝邺城初探》,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23页。
[28]罗新:《五回道》,39页。
[29]杨守敬:《水经注疏》,1083页。
[30]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七,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2年,517页。
[31]《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187页。
[32]欧阳修:《集古录》,《石刻史料新编》第24册,17871页。
[33]金文明:《金石录校证》,32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4]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七, 517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国的祆教研究(1923-2000)(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