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1)(4)

2015-10-28 01:17
导读:3、工商业和官商合一: 宋人话本是市井文学,也可称为当时的坊郭户文学,如果说对占人口中最大多数的农民描写不多,但对于商业和商人却颇多涉及

3、工商业和官商合一:

  宋人话本是市井文学,也可称为当时的坊郭户文学,如果说对占人口中最大多数的农民描写不多,但对于商业和商人却颇多涉及。漆侠先生已引《醒世恒言》卷31《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说,张俊卿 “门首一壁开个金银铺,一壁开所质库”。宋时质库即是当铺,其实是近代借贷业的前身。小说反映了东京质库业的兴盛,可与有关史料互相参照。《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描写一个商人,“这富家姓张名富,积祖开质库,有名唤做张员外。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是个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人称“禁魂张员外”。小说描绘这个悭吝人的语言十分生动。他的土库设了防偷的各种机关,结果还是被宋四公“觅了他五万贯锁脏物,都是上等金珠”。宋四公又“取出暗花盘龙羊脂白玉带,教侯兴扮作内官模样:‘把这条带去禁魂张员外解库里去解钱。这带是无价之宝,只要解他三百贯。’” 解库即是质库的别名。 小说反映了东京质库业的兴盛,可与有关史料互相参照。
  《卖油郎独占花魁》记载临安有“油行买卖”,油行作为同业组织,其中又有“油坊”,“油店”,秦重是“与油坊取油”,然后“挑担上街”。这是当时的一个具体的商业销售链。有关油行的记载,可以补充《梦粱录》卷13《团行》、《都城纪胜•;诸行》、《武林旧事》卷6《诸市》等记载之不足。
  《警世通言》卷33《乔彦傑一妾破家》的经济史料,漆侠先生已经引用,今作一些补充说明。故事说的是宋仁宗明道年间,商人乔俊“专一在长安、崇德收丝,往东京卖了”。这两个互相邻近的地点是指杭州的长安镇和秀州的崇德县。但小说中颇用宋代以後的词汇,如“其妻高氏掌管日逐出进钱钞一应事务”,如前所述,“钱钞”一词并非宋代所用。小说称“浙江路宁海军,即今杭州是也”,宁海军固然是杭州的节镇军名,但“浙江”又是明代设省,即使是元代也属“江浙行省”。小说中有“差乔俊去海宁砌江塘”,海宁自元代始设海宁州。他家雇董小二,“此人是上海县人”,上海也是元代设县。 小说称董小二为“僱工人”,又称“一年长工,二年家公,三年太公”,乔俊妾周氏与他调情,“骂了两三声‘蛮子’”。“蛮子”是元朝治下对南人的蔑称,“僱工人”和“长工”更像明代语汇。由此看来,即使原来是宋人话本,至少後人又进行了较多的加工,也不排除明人拟话本的可能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言》和《二拍》中不少商人有官衔。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有前引“李将仕家生药铺”,又白娘子作法,把“周将仕典当库”内的“四、五千贯金珠细软物件”盗出,镇江府“针子桥生药铺内”,“老将仕从里面走出来”。“老将仕”即是李克用,也叫李员外。将仕即是将仕郎。《乔彦傑一妾破家》说乔俊“对门一个古董店王将仕”,也是将仕郎。漆侠先生引《古今小说》卷3《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市上有个富户吴防御”,“防御门首开个丝绵铺,家中放债积穀,果然是金银满箧,米穀成仓”。官为防御使,即使是遥郡,而非正任, 亦不可谓低官。但小说中货币使用银两,这是明人加工所致,也可能是明人的拟话本。宋代此种官商一体的情况不少,如《东京梦华录》卷2《潘楼东街巷》有“仇防御药铺”,卷3《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有“盖防御药铺”,《寺东门街巷》有“孙殿丞药铺”。《梦粱录》卷13《铺席》有“傅官人刷牙铺”等。此类官称,自然有官员经商,如医官经营药铺,前引史料有“秀王府解库”,王府也开质库,但更多应是商人纳粟纳钱而授官。
  《计押番金鳗产祸》说押番计安南逃临安後,“觑着浑家道:‘我下番无事,若不做些营生,恐坐吃山空。’”于是开了一家酒店。雇了个周三,“选吉日良时,开张店面。周三就在门前卖些果子,自捏合些汤水”。这是吏胥兼营商业的一例。据《武林旧事》卷6和卷9,可知宋时所谓“果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果,而是果脯之类。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叙述说,王秀“他那卖酸馅架儿上一个大金丝罐,是定州中山府窑变了烧出来的”。人们一般认为,宋代的钧瓷有所谓“窑变”,在高温下钧瓷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胭脂红等鲜艳色彩,并且有美丽的裂纹。小说称定瓷的“金丝罐”也有“窑变”。此说有待进一步研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说:“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八十四骨,紫竹柄的好伞,不曾有一些儿破,将去休坏了。”,又说当时的雨具除了伞之外,还有“钉靴”。这些都是宋时的手工业产品。

4、社会习俗: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说:“一个小节级同个茶酒保,把着团书,来请张员外团社。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据《梦粱录》卷19《社会》,宋时有社有会,社如有“打球、射水弩社”、“穷富赌钱社”之类,会有佛教和道教的“上天竺寺光明会”、“放生会”、“灵宝会”之类。小说称结社为“团社”,这应为宋时俗语。
  此小说描写张员外遇着郑信,郑信“叉着手”,夏德向众员外“叉着手,唱三个喏”。《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有“韩夫人叉手告太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先说唐崔护故事,“连忙叉手向前道:‘小娘子拜揖!’”再说吴清等三人见卢爱爱,“齐齐的三头对地,六臂向身,唱个喏道:‘小娘子拜揖!’” 《皂角林大王假形》说赵再理“入那馆驿安歇,仆从唱了下宿喏”。《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宋四公对张员外家的一个妇人也称“小娘子”。“只见一个汉”,“觑着张员外家里,唱个大喏了教化”,又说“那个妆做妇女打扮的,叉手不离方寸,道:‘告公公,我不是擦卓儿顶老。’”唐宋之际,人们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引起礼节的变化,叉手和唱喏礼为宋时通常的揖礼。
  宋人也有“小姐”的称呼,但决不是指富贵之家的女儿,如《夷坚三志己》卷4《傅九林小姐》说傅九“与散乐林小姐绸缪”,类似于今之三陪女郎。即使是富贵之家的女儿,则称小娘子或女娘子,见《夷坚支戊》卷5《任道元》和《鄂国金佗续编》卷27。《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不论是说唐崔护故事,还是说宋吴清与卢爱爱的故事,都称“小娘子”。《福禄寿三星度世》有一段对话:“小人是江州赵安抚老爷的家人,今有小衙内患病,日久不痊,奉台旨,请教小娘子乘轿就行。”除了“老爷”不像宋人语言,其他如“安抚”、“衙内”(後世称公子)、“台旨”、“小娘子”等全属宋人语汇。漆侠先生已经引用了《古今小说》卷27《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宋代乞丐“行”的组织,此处作一点补充。小说中有“无为军司户”和“淮西转运使”,都是宋朝的官名,无为军又是专属宋朝的地名。但小说中淮西转运使许德厚厚待金玉奴,“教手下男女都称他小姐”,“小姐”的称呼疑为後人窜改。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妇女缠足一般都认为主要是宋代兴起的陋习,可参见由张邦炜先生执笔的《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六章妇女四、时尚。他认为,“缠足在宋代仅限于供人观赏型妇女,还不像元代以后那样普遍”,“当时缠足的妇女主要是宫人、妾媵、家妓和歌女”。《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描写张员外家一个女子,“弓弯弯的脚儿”。《计押番金鳗产祸》描写计庆奴做了官员李子由的妾,见到正妻恭人,恭人吩咐两个养娘:“与我除了那贱人冠子,脱了身上衣裳,换几件粗布衣裳着了,解开脚,蓬鬆了头,罚去厨下打水烧火做饭。”亦可为缠足尚不普遍的例证。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中孙押司的女使迎儿,应是被雇者,她称孙押司为“爹爹”,称“押司娘”为“妈妈”,应是属于宋时主人与女使身份差别不大的称呼。如果主人是高官,就不可能有此称呼。迎儿也是小说中常用的名字,如《水浒传》中杨雄的女使也叫迎儿。
  关于宋时的食品蒸饼,《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有一段描写,宋四公“擘开一个蒸饼,把四、五块肥底熬肉多蘸些椒盐,卷做一卷,嚼得两口”。如前所述,宋时的蒸饼改名炊饼,其实还是做成饼状,与今日的馒头形状不同。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说,许宣“把白娘子同青青搬来王公楼上。次日,点茶请邻舍”。点茶而不是泡茶,正是宋人的饮茶习惯。《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说,郑州“宋四公家里,门前开着一个小茶坊,众人入去吃茶,一个老子上灶点茶”,老人自称“老汉是宋公点茶的”。 马翰被人邀请,“同入茶坊里,上灶点茶来”。《皂角林大王假形》说赵再理“来到东京,归去那对门茶坊里,叫点茶婆婆”,也是点茶。《警世通言》卷1《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虽然说春秋战国时的故事,“伯牙推子期坐於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又说“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於下席”,钟子期“长揖而不跪”,这也决不是唐以前的席地而坐和相应礼节。但小说中使用诸如“老爷”、“大人”之类称呼,似常见于元杂剧中,一般非宋时所用,似出于元明时的窜改。关于宋人的点茶习俗,可参见沈冬梅先生《宋代茶文化》第二章宋代的茶饮技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因“金榜无名”,“每日吃两碗饿酒”,另一日他对酒保说:“你与我打两角酒来。”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中吴清等面对酒肆的老人,“三人道:‘丈人拜揖!有酒打一角来。’”按宋时量酒或用角,可参见李华瑞先生《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第278页。当时酒的酒精含量一般不大,所以能够大碗吃酒,可与《水浒传》中的饮酒习俗互相印证。
  人们的印象,古代举行婚礼,新郎一般总是穿红袍,其实不然。据《二刻拍案惊奇》卷11《满少卿饥附饱扬,焦文姬生仇死报》说:“鼓乐喧天,闹动了一个村坊,满生绿袍槐简,摇摆进来。见了丈人,便是纳头四拜。”可与此参证者是《梦粱录》卷20《嫁娶》的记载,“其婿服绿裳,花幞头”,“诣中堂参堂,男执槐简,挂红绿彩,绾双同心结”。可见宋时新郎穿的是绿袍。
  宋时有刺字和纹身的习俗,《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描写郭威,“幼时曾遇一道士,那道士是个异人,替他右项上刺着几个雀儿,左项上刺几根稻穀”。小说中还有一句俗语:“郭大郎取下头巾,除下一条鏖糟臭油边子来。”据漆侠先生解释:“鏖与肮,糟与脏,皆一音之转,鏖糟亦即肮脏。”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说:“只见一个汉,浑身赤膊,一身锦片也似文字。”也同样反映了纹身的风俗。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叙述宋四公的来历:“那老儿是郑州奉宁军人,姓宋,排行第四,人叫他做宋四公,是小番子闲汉”。按《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说马麟“原是小番子闲汉出身”。关于闲汉,《东京梦华录》卷2《饮食果子》说,在酒肆中“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梦梁录》卷16《分茶酒店》记载相同。小番子大约指北方少数民族,《武经总要》前集卷16下:“放馬泊,番子中呼為招讨放馬泊,在天德之北。” 但“小番子”如何与“闲汉”联用,须进一步研究。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唐宋时尤其盛行排行,甚至与姓、名、字同等重要,一部分下层民众或只有姓和排行,没有名,更不论字。由于各个家族和宗族的排行各不相同,又无排行的完整史料传世,所以令今人难以捉摸。邓子勉先生著《宋人行第考录》当然是一本很下功夫的好书。但其凡例中以“刘四乙”为刘四十二,“金八乙”为金八十二,将“乙”字依甲乙的次序,理解为行二,则可以商榷。例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说“许宣排行小乙”,他对白娘子说自己“排行第一”。《水浒传》第六十一回燕青“排行第一”,称“小乙”。可见“乙”与“一”通,乙乃排行第一,而不是行二。
  话本《合同文字记》,被改编为《拍案惊奇》卷33《张员外义抚螟蛉子,包龙图智赚合同文》。虽然是说宋代的故事,但其中有一重要人物“李社长”,社长是元代的基层头目。话本中张学究妻说:“这的是阴骘勾当。”此处的“勾当”一词,如前所述,是犯宋高宗的御讳。故大致可推知是元话本。

共5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旧唐书》书名小考(1)网 下一篇:再论复书与別纸(1)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