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旧唐书》书名小考(1)网

2015-10-28 01:16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旧唐书》书名小考(1)网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于

关于《旧唐书》书名问题,最近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402期(2004年第8期)刊登学者评书——《读〈旧唐书辨证〉》,说《〈旧唐书〉辨证》的作者“从当时的诏令与奏文看,并非逢唐必改,而奏文中更有直称《唐书》者,是《旧唐书》原名《唐书》并无疑问。”随后,读到《〈旧唐书〉辨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一书,在《〈旧唐书〉编纂考略》部分,引用了后晋天福六年四月监修国史赵莹所上一段奏文,并提到《册府元龟》所载天福六年二月诏,以此“为证”证明“言涉唐朝而不必讳也。既不必讳,而沿用历代正史命名之惯例称《唐书》,又何其相宜也。”由此认为,“不宜否定《唐书》为其原名”。

然而,在当时的文献中却没有所谓“沿用历代正史命名之惯例称《唐书》”的“证据”,何来“不宜否定《唐书》为其原名”呢?

先来看五代时的修书诏和奏文。

天福六年二月的修书敕:“有唐远自高祖,下暨明宗,纪传未分,书志咸阕。今耳目相接,尚可询求。若岁月浸(更)深,何由寻访。宜令户部侍郎张昭、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先(光)等,修撰唐史。仍令宰臣赵莹监修。”(《五代会要》卷18《前代史》、《册府元龟》卷554《选任》)

请注意:修史敕说的是“修撰唐史”,不是“修撰唐书”。

同年四月,“监修国史赵莹奉敕同撰唐史,起居郎贾纬丁忧,请以……令与张昭等修唐史”。同年四月,监修国史赵莹奏:“自李朝丧乱,迨五十年。四海沸腾,两都沦覆。……臣与张昭等(共议)所撰唐史,只叙本纪,……”(《五代会要》卷18《前代史》、《册府元龟》卷557《采撰三》)

同样,赵莹亦只说“撰唐史”,而没有说“撰唐书”。

不论《册府元龟》,还是《五代会要》,凡涉赵莹监修、刘昫进上唐史者,均未用过“《唐书》”之名,何以认定“《唐书》为其原名”呢?

相反,确凿的证据倒是当时曾经对其书有过正式命名,这就是《〈旧唐书〉辨证》也未否定的《五代会要》卷18《前代史》的记录:“开运二年六月,史馆上新修前朝《李氏书》纪志传共二百二十卷并目录一卷,都计二十帙。”这是迄今关于赵莹监修、刘昫进上唐史命名的最早也是最原始的记载。《册府元龟》卷554《恩奖》作“一云开运二年史馆上新修前朝《李氏书》”,卷557《采撰三》作“晋少帝开运二年史官上新修《李氏书》纪志列传共二百一十三卷并目录一卷,都计二十帙。”这是北宋依据五代实录保留下来的一手材料。这三条最早、最原始的记载说明,赵莹监修、刘昫进上唐史,进书时使用的书名是《李氏书》(或《前朝李氏书》),而非“唐书”。

《〈旧唐书〉辨证》指出,《旧五代史》卷84《晋少帝纪四》开运二年六月“监修国史刘昫、史官张昭远等以新修《唐书》纪志列传并目录二百三卷上之”。

请不要忽略《旧五代史》修成于北宋初,已融入北宋初的观念。更何况,现今所存《旧五代史》是清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已是几经转手的二手材料了。然而,就在同一卷书中,即《晋少帝纪四》中,开运二年九月庚子,也还有这样的记录:“吏部侍郎张昭远加阶爵,酬修唐史之劳也。”说的是“唐史”而不是“唐书”。

《旧五代史》中,关于赵莹监修、刘昫进上唐史事,总共有8处,除上述《晋少帝纪四》2处外,另有6处,《晋高祖纪五》2处、赵莹、吕琦、赵熙、贾纬传各1处,分别列举如下:

卷79《晋高祖纪五》天福六年二月“诏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光等同修唐史,仍以宰臣赵莹监修。”夏四月辛丑,宰臣监修国史赵莹奏:“奉诏差张昭远等五人同修唐史,……”这与《五代会要》卷18《前代史》、《册府元龟》卷554《选任》记载一致,说的是“唐史”,而不是“唐书”。

卷89《赵莹传》,“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回避“唐书”二字。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日本保存的唐代占卜典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