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上)(1)(3)

2015-11-01 01:27
导读:注释: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9〈江右王门学案四·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北京:中华书局,1985),页453。“钱王”即指绪山与龙溪,“何黄”是
注释: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9〈江右王门学案四·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北京:中华书局,1985),页453。“钱王”即指绪山与龙溪,“何黄”是指何廷仁(字性之,号善山,1486-1551)、黄弘纲(字正之,号洛村,1492-1561)。

[2] 关于绪山整理阳明文献的贡献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参见钟彩钧:〈钱绪山及其整理阳明文献的贡献〉,《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八卷第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9月,页69-89。钱明在其所撰〈阳明全书成书经过考〉一文中则强调了绪山整理阳明文献时未能尽“善”尽“全”,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页1632-1648。

[3] 参见沈懋学:《郊居遗稿》卷八〈答徐鲁源〉。

[4] 参见刘宗周:〈钱绪山先生要语序〉,《刘宗周全集》第三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页697-699。按:王金如所编《钱绪山要语》或许即《余姚志》卷35〈经籍〉所载之《钱绪山要语》一编。

[5] 参见宇野哲人、安冈正笃监修,荒木见悟、冈田武彦、山下龙二、山井涌编:《阳明学大系》(东京:明德出版社,1973)第五卷《阳明门下》(上),页423-430。

[6] 对于《明儒学案》不足以作为研究明代儒学最终的文献依据,钱穆先生亦曾指出:“余少年读黄梨洲《明儒学案》,爱其网罗详备,条理明晰,认为有明一代之学术史,无过此矣。中年以后,颇亦涉猎各家原集,乃时憾黄氏取舍之未当,并于每一家之学术渊源,及其独特精神所在,指点未臻确切。乃复时参以门户之见、意气之争。”“故其(梨洲)晚年所为学案,亦仅可为治明代儒学者之一必要参考书而止。”见〈读刘蕺山集〉,《钱宾四先生全集》(21),《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页351,页365。

[7] 以往学者多以康熙十五年为成书时间,但由于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序》中明谓“书成丙辰(十五年)之后”,故如今学者大都以康熙十五年为上限。至于具体时间,则仍有不同说法。如吴光认为书成在康熙十七至十八年间(吴光:〈黄宗羲遗着考〉,《黄宗羲全集》第八册,附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页1005)。陈祖武则认为完稿于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间(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页129)。

[8]《王门宗旨》卷首序后署:“万历己酉冬吉同郡后学周汝登顿首撰。”按:《王门宗旨》十四卷为海门编辑、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校订。完整的刻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卷一至卷七为〈王阳明先生语录钞〉,卷八为〈王心斋先生语录钞〉,卷九为〈徐曰仁先生语录钞〉,卷十为〈钱绪山先生语录钞〉,卷十一为〈龙溪王先生语录钞〉,卷十二至十四为〈云门录〉及〈从吾道人语录〉。国内有万历余懋孳刻本,然缺十二至十四卷。

[9] 陶望龄《歇庵集》卷三〈圣学宗传序〉云:“今以功利之俗学,架训诂之肤词,而欲阐纬圣真,弥纶大道,不亦远乎?是以四蔽未祛,一尊奚定?此海门周子《圣学宗传》所由作也。……是编成于万历乙巳冬十月年,杀青寿梓,王子世韬晜弟实有其费,功亦伟云。”

[10] 夏峰〈理学宗传叙〉末署曰:“康熙五年清明前三日容城后学孙奇逢谨撰”。张沐所作〈理学宗传序〉末亦署曰:“康熙五年岁次丙午仲夏二十一日辛丑后学蓍台张沐序”。

[11] 按:顺治十五年(1658)为戊戌年,前一个戊戌年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时焦竑尚未出生,故由《证心录》书前“序”可断定是书刊刻总当在顺治十五年之后。

[12] 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卷首。

[13] 关于该问题的详细检讨,参见彭国翔:“周海门的学派归属与《明儒学案》相关问题之检讨”,《清华学报》(台湾),新三十一卷第三期,页339-374。

[14] 吉田公平先生在《钱绪山遗文抄》前的“钱绪山解说”部分自注说明曾由荒木见悟先生处得知藏于内阁文库的《证心录》卷下收有绪山语录,但不知何故并未加以考察。参见《阳明学大系》第五卷《阳明门下》(上),页24。

[15] 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藏有《绪山先生天成篇》。今本《王阳明全集》中〈年谱附录一〉“二十九年庚戌正月”条下有“《天成篇》揭嘉义堂示诸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页1338-1339)亦收录四段文字,内容完全等同于本文语录第19、20、21、22条,但未说明作者,或不免令人误以为阳明之作。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焦竑的文论及其学术基础(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