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中国虚无主义(1)(2)

2015-11-17 01:47
导读:积极的虚无主义是尼采要加以肯定与赞扬的,它能够帮助精神的力量得到迅速的提升,能够作为巨大的破坏力实现精神力量的最大值,因此“可以作为强力的象

  积极的虚无主义是尼采要加以肯定与赞扬的,它能够帮助精神的力量得到迅速的提升,能够作为巨大的破坏力实现精神力量的最大值,因此“可以作为强力的象征”[3]。 尼采在这里重点批判的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亦即“疲惫的虚无主义”[4],因为它代表着现代的悲观与颓废精神, 他说:”虚无主义只是生理颓废的表现。”[5],消极虚无主义的破坏性在于瓦解各种价值与目的,使它们陷于纷争不已的状态,并最终分崩离析,从而导致精神力量的下降、没落乃至衰竭。尼采曾经从哲学的意义上给消极的虚无主义作出这样的解释:“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6]。这种虚无主义的极端形式表现为双重的虚无化:一是在存在者主体方面,它否认有任何的信仰,把任何信仰、价值都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而在外部世界方面,它把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感性的世界,贬低为仅仅是某种虚假的“现象世界”,而只有超验的“理念世界”才是根据,我们所生存的“现象世界”则是假象的世界。
  
  二 当代虚无主义和中国当代虚无主义
  
  那么当代中国有虚无主义吗?如果有,它应该是什么呢?这需要我们对当代中国虚无主义进行存在性判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虚无主义作为社会思潮的一种,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如果有当代中国虚无主义,那么它无疑是当代中国具体的物质经济关系的反映。我国是处于前现代、现代等(有学者认为我国也有后现代)交叉进行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具体国情在这些方面都有所反映。具体来说,前现代在我国表现为我国过去长期处于封建自然经济时代,自然经济对我国当代仍然有着长久影响。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威在国家统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我国,传统精神价值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具有长期而深刻的影响,这也影响到当代,因此,当代中国虚无主义在此种情况下就表现为对原来的权威主义价值的反抗,对传统精神价值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虚无;但无法怀疑,我国又处于现代性的过程中(现代性问题是个普遍的问题,我国也难以避免),中国当代虚无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就与西方当代虚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重合,受到西方当代虚无主义的影响,具有当代西方虚无主义的一般特征。因此,从理论上判断,中国当代虚无主义应该是对中国传统精神价值和当代西方精神价值的双重虚无,同时包含着这两个方面。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是理论上的推理,那么事实的存在性判断当然不可少。中国当代的虚无主义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领域:历史领域、文化领域和生活领域。当代的虚无主义首先存在于我们的历史领域研究中和一些人对历史的态度中。一些学者已经对此有了研究,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凯峰的论文《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历史,以“理性思考”为名否定社会主义,其根源是唯心史观。通过总结,他指出了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历史虚无主义:一是党史研究领域的“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二是对全部历史的虚无主义,如“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社会思潮就是如此(新历史主义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方法);三是对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其表现就是影视创作中的“戏说”热和“空手道”、网络FLASH的“搞笑”和“无厘头”等等。而梅荣政在《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中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众多社会思潮的一种,集中起来说,就是四个观点:一是否定革命,否认20世纪中国发生革命的必然性,认为革命是一种单纯破坏的力量,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二是否定五四运动,认为五四运动造成了历史的断裂, 中国因此耽误了60年的发展,;三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的问题是根本搞早了搞错了,阻滞、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四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确实存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历史事实,不同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观点错误明显,且负面影响大。
上一篇:西方人笔下的中日比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