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历史对应及其文化趋(3)

2015-11-28 01:41
导读:3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现代性体验 现代性推进了中国武术和柔道运动的发展,并促成了柔道运动继承中国武术的实践体验。但从技术、规则和竞技的角度

  3柔道运动与中国武术的现代性体验

  现代性推进了中国武术和柔道运动的发展,并促成了柔道运动继承中国武术的实践体验。但从技术、规则和竞技的角度看,柔道运动和中国武术的现代性体验则是各具竞争价值的。

  3.1技术体验

  中国武术和柔道运动的技术体验基础是身体的反复锤炼,用身体感悟其技击性和健身价值。因此,对这两项运动的技术理解,不能仅凭“视觉”完成,还要通过身体实践,只有在重重复复的演练学习中倾心体验才能得以实现。中国武术的技术内涵丰富,既有传统技术特色,又有现代技术创新。所以,这种体验既是传统的,又是复杂的,既有“动”的气概,又有“静”的韵律;而柔道运动的技术内涵相对中国武术则是单一的,所以其体验也是单纯的和直接的。因此,在技术体验形式上中国武术不仅有拳术表演的美,也有散打技击的动感美;而柔道运动则更加强调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平衡”与“失衡”的价值体验。所以,对中国武术的技术体验是艺术的、动感的、更是现代的,对柔道运动的技术体验则是从“平衡”中寻找技术的得与失。

  3.2规则体验

  规则是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开展竞赛活动的基础,是运动员参与竞赛过程、获得合法权益的保障,是竞赛公平的约束表现,是运动员与观众形成互动的趣味标准。从竞赛规则的内涵上看,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不仅在场地器械上有各自的具体要求,在得失分上有各自的约束规定,在行为上同样也有规范限制,充分体现了各自规则的独立性和重叠性。中国武术对运动员的竞赛优劣评定,主要表现是打分、打点和综合裁定,运动员只有在这样的竞赛规范下才能体验到获胜的乐趣;而柔道运动对运动员的胜负评定则主要表现为打分和综合裁定,运动员往往体验的是聚力投摔和技术落点的结果。所以,在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之问的规则体验中有内质的联系,也有外在的区别和归宿一致的裁定。

  3.3竞技体验

  竞技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是运动员“争先取胜”、“比拼优劣”的形式表现。作为体育运动的家族成员,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的竞技特质更加明显和趋同,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柔美的身姿、力量的曲线和劲发自然的侠骨气度,给观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与此同时,运动员作为竞技者,体验的却是“心”和“力”的较量、智慧的抗争和身体的表现。因此,观者和运动员对竞技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观者往往是用猎奇、决胜和悦感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武术与柔道运动的竞技价值;而运动员则是从挑战身体极限和展示高超技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喜与悲。两者对竞技的体验既是对立的互动,也是互动的统一,在对立、互动和统一中构成了竞技气场,促使竞技体验的氛嗣更加完美。

  4结语

  柔道运动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秉承中国武术传统,不断沉淀世界体育先进精髓,从继承中实现创新,从顺应潮流中得以发展,执着追求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把中国武术内在的文化传统、思想和外在的体育精神高度的融合在一起,成功活跃于国际体育舞台。可以说,柔道运动在与中国武术传统和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始终坚持的是学习和构建的道路,它摆脱了传统柔术的束缚,嫁接了中国古代传统摔跤技术,将传统性、性和现代性高度的融合在一起,最终发展成为了奥运会竞技项目。

上一篇: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