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交流中面子问题及其矛盾性
2015-12-04 01:17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浅议文化交流中面子问题及其矛盾性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 在所有交流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参与者以及扮演的角色
摘要: 在所有交流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参与者以及扮演的角色。本文论述了什么是面子,以及面子的矛盾性。
关键词: 面子 文化间交流 困窘 独立 面子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普通话中的“mianzi”,日语中的“menstu”,朝鲜语在中的“chaemyon”。正如我们所知,在所有文化间交流都包括两方面:谁是参与者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现在我们提出的是第三个方面,一个更加深刻的个人观点:交流中的个人身份。Brown. P.和Levinson. S提出了面子解救理论,认为一个普通的人都希望其他人能保护和维护他人面子,以及他本人的面子,并且希望避免尴尬或伤害他们之间的感情。
一、什么是面子 通常学者认为面子是这样被下定义的:面子是在场合中,在交流中,参与者彼此给予的。这是一种技巧的考验,考验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尊重别人。面子的一系列思想都是依据一个重要的概念——“尊重,荣誉”,在我们亚洲人看来,它更多的意义来自“自我”,而不是“个人的,自我的动机”。我们相信尽管在任何形式的人际沟通中都有许多关于面子的考虑,参与者同样在他们开始交流前都会顾虑他们的面子,当我们准备与某人交流时,我们会试着说一种大家认为都理解的话题。我们同样也要很好地提前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希望我们聊点什么再开始。当Hutchins先生叫他下级员工小名Bill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自己身份发生了改变,他们只是用一个“比尔”使大家的身份都发生了改变。而比尔通过叫他老板Mr Hutchins而接受那种身份的改变并认可这种叫法。
二、面子的矛盾性:独立性和延伸性 面子的独立性(也称消极面子)强调参与者的个人面子,强调参与者之间的独立谈论,以及他们的权利不是完全受团体或价值而支配的,也不是通过强迫他人而实现的。独立性展现了一个人可能拥有的主权并尊重他人拥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中国大学排名 独立性通过假设别人需要或喜欢来展现其谈话策略,通常给人以广泛的选择,而不是“通过用嘴来问”。比如,通常在饭店里我们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您是希望来点米饭还是面条。”或者建议出去喝咖啡时我们会说:“我想出去喝点咖啡,但不知道你会不会很忙。”面子的独立性通过给别人自主选择来实现其策略。
面子的延伸性(也称积极面子)通常考虑他人的权力,及其作为社会成员的普通性、贡献性以及支持性。延伸性策略强调参与者有什么共同点,并通过交流活动中的参与者得以展现。延伸性通过采用其他参与者的观点、支持他人的观点或通过一些其他来展示说话者希望支持的观点的方式得以展现。
这种延伸性是通过“关注他人,对他们的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指出他们的观点或叫他们小名”等方式来实现。我们可能会说:“今天你感觉好吗?”或者“我知道你的意思,昨天同样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或者“是的,我同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努力拯救或维护他人的面子,我们应该注意策略。这里有一些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的例子,他们称其为面子拯救行动。
(一)延伸性策略(套近乎)
1.注意和留意“听者”。
“我喜欢你的衣服。”
“你今天感觉好吗?”
2.夸大(兴趣,赞同,同情)。
“你通常在学校都挺不错的。”
3.申明与听者的同伴关系。
“我们一起来处理问题。”
4.申明共同的观点、想法、知识。
“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上周我也像你一样感冒的。”
5.乐观。
“我想,我们应该能够很快完成年度报告。”
6.表明发言者了解听者的想法和措施。
“我肯定你想知道这个会议什么时候结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7.认识并维护相互性。
“我知道今年你一定会像我希望的那样,把销售做得很好。”
8.使用已经叫过的名字或外号。
“比尔,明天你能把报告给我吗?”
9.使用对方的。
10.健谈。
(二)独立性策略
1.对听者想要的做出最少的假设
“我不知道你是否要通过邮件或快递寄这个。”
2.对听者提出建议而又无法实现
“如果今天能一起喝茶多好啊,但我肯定你今天很忙。”
3.小小的欺骗
“我想借一小张纸,一点点就行了!”
4.道歉
“对不起,打扰您了,您能给我一点时间吗?”
5.悲观
“我不认为你知道时间,不是吗?”
6.将听者与发言者分离开
“通知员工……”
7.建立一个普遍规则
“公司条例需要进行。”
8.使用姓名或称谓
“李先生,您的电话。”
9.保持沉默
10.使用自己的方言或语言
三、文化交流中威胁面子的行为 Brown和Levinson认为一些谈话行为中,面子受到了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损害了发言者与听者的面子需求,威胁到双方的面子。
(一)谈话行为威胁到听者的面子
1.谈话行为中,威胁到听者独立性面子,这种行为是发言者不想卷入听众的自由讲话。
a)谈论关于听者未来的打算,目的是让他们觉得必须去做的,就像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说、威胁和警告。
b)谈谈关于发言者的未来打算,目的是让他觉得必须去接受,就像要求,承诺等。
c)表达对听者所拥有的东西的期待,让他或她觉得必须做什么事情去保护他或她所拥有的。就像褒扬、嫉妒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d)对听者表明强烈的消极情感,如生气,无奈。
2.谈话行为中,威胁到听者延伸性面子。这个举动是发言者对听者感觉和需要并不关心的结果。
a)对听者面子的延伸性做出消极的评论,就像不同意、蔑视、抱怨、凌辱等。
b)不可控制的强烈情感表达,制造禁忌的话题,把坏消息带给听者或者发言者自认为是好事,而听者却很尴尬。
(二)谈话行为中威胁到发言者的面子
a)对威胁到面子问题的消极行为:表达某种谢意,接受听者的感谢或道歉,要求得到宽恕和原谅等。
b)对威胁到面子问题的积极行为:道歉、接受褒扬或承认错误等。
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中人们通常采取礼貌行为来保留面子和做进一步的交流,所有的交流都需要小心地尊重面子,不论是积极面子还是消极面子。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说:没有不丢的面子的交流(言下之意:任何时候与人沟通都会导致面子问题)。(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 2000.)
参考文献: [1]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2]Claire Kramsch 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a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George Yule Pragmatics Shanga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4]Terence Odlin 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a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