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2)

2015-12-18 01:26
导读:(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 代表着中华的身份,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具体体现在“面向现代化、面向

                      (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代表着中华的身份,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具体体现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具体概念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的多元化与文化全球化这一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已经决定了固步自封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我们必须正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地“融入”这一全球化的潮流和趋势中去。我们以前的人为的封闭国门,使我们的民族不仅在上受压、上受辱,更是在文化上处于  受屈辱的地位。要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必须  树立全球化、大开放的观念,自觉地站在世界  的高度,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开阔的  视野,开往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一切人类  文化。“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  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  设。”川在开放的文化心态的审视下,一切优秀文  化,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尤其对于  ,我们更要做到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大胆地  “拿来”,加以批判地汲取,致力于本士化,这对于我  们的民族和国家是很有益处的事。不仅中国传统文  化要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转型,而且已  经成为一种新的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必须着  眼于新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必须随着时  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  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焕发出更新更持  久的活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全球化不可能淹没民族文化,而是对民族文化的创  新和走向世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文化全球化的趋  势愈强,文化的民族性愈突显,正是文化的民族性  差异和多元及其相互交融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它  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必须尊  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s]同时,中国传  统文化也是中国未来文化之根,在对外交流中,必  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民族主体意识,把  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历史  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  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s〕要知道,浮躁  地移植、翻版西方五花八门的学说,很容易损伤本  土文化的元气,造成我们的“文化贫血”。要保证中  华民族在全球化中不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当务之  急是对全体公民尤其是对青年学生加强民族精神  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铸造民族魂,确立“历史意  识”。要把中华民族的千年灿烂文明用一种生动活  泼的形式融入公民和青年学生的心灵和血液中,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由此产生中国人  在走向世界中特有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意识。在严  峻的国际竞争和挑战面前,我们“重在建设”一道民  族的文化长城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文化的科学性包括文化内容的科学性和文化精神  的科学性。文化内容的科学性是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区别于封建主义文化,又区别于当代的文化。它是以观念的形态反映当代和政治发展基本要求的文化,它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文化形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它的方法。只有把我们的头脑用这种科学文化武装起来,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唯心主义思想、封建迷信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文化精神的科学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崇尚科学的精神,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努力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建立崇尚科学的文化,对引导国民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我们正在实践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要发挥教育和科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建立崇尚科学的文化,引导人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2]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从口号到行动—政府、企业与个体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