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德”到“道德”: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4)
2016-01-06 01:07
导读:[1]王维先,铁省林。话语伦理学的道德视角的重建[J].道德与文明, 2009, (4): 89.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13.
[1]王维先,铁省林。话语伦理学的道德视角的重建[J].道德与文明, 2009, (4): 89.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13.
[3]鲍霁。费孝通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357.
[4]鲍霁。梁漱溟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251.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51.
[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2.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1.
[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