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发展的民族文化根基(3)
2016-01-06 01:07
导读:从而使艺术的自身发展走向孤立和消亡。民族性是机遇而不能成为困境,是优势而不能成为脚镣。 对于传统我们应该继往开来,不断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
从而使艺术的自身发展走向孤立和消亡。民族性是机遇而不能成为困境,是优势而不能成为脚镣。
对于传统我们应该继往开来,不断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探求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以此来体现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关照到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对立统一,对民族文化既不故步自封,对世界文化也不顶礼膜拜,而应当用平等交流的姿态与世界进行对话,并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增强民族文化新的、强劲的时代脉动,从而创作出体现当代人现实境遇和时代呼声的优秀动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杨成寅、林文霞。潘天寿[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曹龙丹。《宝莲灯》能照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11月4日4版。(转引自人大复印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20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