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的测算。根据波拉特方法并结合我省的实际,对第二信息部门的增加值采用如下近似估算方式,即: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净收人十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二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人数/(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值)。
首先必须解决第二信息部门就业人口的数据,依照《GB 6564-86职业分类代码》、人口普查资料、历年来我省统计年鉴.推算出1990年、1995年、1997年信息部门就业总人口数及第一信息部门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求得第二信息部门就业人口数。在计算信息部门就业人口时,对医生,演员、幼儿保育员计20%‑,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计33%。
经统计测算得知.我省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及其所占比重总计:1990年增加值为29. 27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 27 % :199年增加值为82. 82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2.91%。;1997年增加值为125. 33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17%。
我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由于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低附加值,使得近几年靠农业增加的GDP仅占G’DP总增加值的9%左右。因此.我们寄希望于科教与知识密集的高投人、高产出的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的增长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信息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要着眼于未来.还要干在实处,急于求成不可取,甘于落后也不允许。关键是找出差距,以利于迎头赶上。
从我省第一信息部门规模调查结果中可以知道.在我省的信息产业内部出现了一强一弱的局面。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1997年的GDP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13. 12%,工业1997年的GNP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22. 68 %.这是我省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而咨询业和服务业1997年的GDP增加值之和仅占总增加值的11. 20%。信息服务业相对比较薄弱,看来有待协调,否则将制约我省的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服务业包括市场调查业、咨询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这些产业虽然是’.软’.产业,但却是信息的源头或中介,直接关系着生产与消费,在其中起着带动作用。从世界信息产业的结构变化看.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实现信息服务业的规模超过信息基础制造业的转折。把信息服务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提高它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比重刻不容缓。同时,我省“八五”期间的邮电通讯业务总量平均增长速度为45. 35 %.而电信通讯投资1997年比1995年增长了1.5倍.这又是信息服务行业滞后发展的例证.它是整个信息产业的“瓶颈”所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四、综合报告分析
——河北省正处于信.息经济的“起步”阶段。按照国际常规,信息经济初级发展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是信息经济起步阶段,其规模是: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NP的15%,---25%左右.信息部门劳动人数占劳动总人口的10%—12%。第二是信息经济的“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DP的25% - 40 %,信息部门劳动人数占劳动就业人口的15 %---30%左右。在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D P的40%以上,信息部门劳动人数约占劳动人口的3 0% -- 4 0%以上.其中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20%以下。工业人口占30%—35%左右。服务业人口占20%—- 3%。根据以上标准,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加速我省信息化进程。使我省经济快速登上一个新台阶。我省的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的增加值比重相对较大。这就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因素,它是指生产要素的各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实现市场竟争扩大化,市场范围统一化、国际化.这就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便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我省的实际出发.从全国至全球的资源及市场需求状况来考虑和选择。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权衡和选择各类资源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信息化程度越高,就可以更有效地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保障。为建设经济强省奠定基础。优良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和科技进步是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增值的必要和重要保证。从全省行业上看,我省的三个产业结构处于初级化水平: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产品中原料型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少,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低。第二产业发展层次低、比重小,为生活服务的传统型结构比重偏大,为生产和科技服务的现代产业结构比重小,新兴“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不到十分之一。第三产业中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结构优化程度低,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科技一含量低。199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率仅为1. 40%,高附加值产品率为40.50%,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和11.3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我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全省主导产业和部分支柱产业技术水平距离国际水平较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7 %。通过信息化进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供需状况.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我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充分提高各要素的利用率,保证我省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基本产业因其投资大、见效慢、回归期长,在我省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还存在干线运输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及港口、民航、机场建设缓慢等问题,大大制约了我省的经济发展。然而,通过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在家中、办公室内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类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员、货物的盲目流动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又可以减轻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