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新富农问题研究(1)(5)
2016-02-26 01:23
导读: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开展吴满有运动》的社论,提出“吴满有的榜样,证明不仅己有生产基础的农民,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实现繁荣
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开展吴满有运动》的社论,提出“吴满有的榜样,证明不仅己有生产基础的农民,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实现繁荣的生活,而且今天还比较贫苦的农民和移民难民,在政府帮助之卜,经过自己的积极劳动,也可以达到丰衣足食的目的。这不仅改善农民自己的生活,而且对于边区经济,对于抗战,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方向,就是今年边区全体农民的方向。”“我们号召全边区的农民们,努力 学习 吴满有,展开伟大的吴满有运动。”
在《解放日报》发表《开展吴满有运动》社论后,有读者来信提出疑问:开展吴满有运动的 内容 ,究竟是鼓励农民努力劳动,还是提倡富农方向。《解放日报》就此做了详细解答,明确了中共对新富农的政策及其理论依据:吴满有在经济上是努力劳动和发展生产的模范,这是开展吴满有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吴满有式的经济发展是资木主义性的发展。然而这又有什么奇怪和可怕呢 ?谁不晓得,现时我们是处在民主革命阶段,民主革命就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和封建的压迫剥削,就是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才有吴满有式的富农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正是边区革命后必然的产物……这种富农经济虽然是剥削雇佣劳动的,但比之未经土地分配区域的地主经济,却是进了一步,比起未经过减租减息区域的地主经济,更是一个进步。没有这一步,就不能准备革命更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中国革命能否越过这一步呢?显然是不能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民粹主义的幻想就是叶青之流的反动欺骗,是违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因此,吴满有式的这类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同时,“这种新民主主义下的资本主义与旧资本主义是不同的”。因为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与其他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照顾各阶级的利益,它不允许资产阶级或地主阶级的一阶级一集团的垄断。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同时还有为旧资本主义不曾有过的新式国家经济。这种国家经济,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制资本主义的过分剥削,来支配将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在社会政策上,新民主主义实行劳动保护政策,经过此种政策,就可以限制富农对雇农的剥削,使雇农利益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因此在新民主主义下发展资本主义就可以避免旧资本主义不合理的过度剥削,而使各阶级的利益得到适当的调剂与保证。”
因此,鼓励广大摆脱或初步摆脱封建束缚的贫苦农民,努力发展生产,提倡吴满有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农村中,将会出现一种与旧式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全边区农民都能努力劳动发展生产,使雇农升为贫农,贫农升为中农,中农升为富农,虽然不会有多数农民升为富农,但会比现在有更多的农民上升却是无 问题 的,是必然的,必要的,对边区经济发展与革命发展有利无害的。 自然 ,努力劳动而因某些客观原因未能上升的,也还是合于吴满有的方向。但是那些自甘落后的懒汉,就决不合吴满有的方向,决不合边区农民的方向,也决不合于政府与党的方向。在旧的资本主义下,农民的分化是小部分上升为中农富农,而大部分却下降为贫农雇农和城市无产者。但在边区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情形却是两样。边区农民只有一天一天上升为中农或富农,一天一天向丰衣足食的路上走……因此,边区发展经济的道路,是可以看为未来全国经济健全发展的样本。”
“开展吴满有运动”的口号在各抗日根据地广为传播,使中共的新富农政策得到广泛的宣传,鼓励着广大摆脱或初步摆脱封建束缚的农民通过辛勤劳动 .生产发家。这对于各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苏少之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
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