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理塘寺早期政策史初探(1)

2016-03-08 01:07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理塘寺早期政策史初探(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理塘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重要寺院,它与川、滇、
摘要:理塘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重要寺院,它与川、滇、藏之间都有一定的 历史 影响 。文章把理塘寺的早期历史分三个阶段加以探讨,即三世达赖时期理塘寺的创建;五世达赖与和硕特部蒙古统治时期理塘寺的兴衰;清初七世达赖时期理塘寺与七世达赖的关系及该寺的振兴等历史。理塘寺早期政教史及其特点说明,理塘寺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的 发展 ,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在它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诸因素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明清以来汉藏文化在此交融,使理塘乃至于康巴地区历史和文化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甘孜州理塘县的理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一座著名寺院,有“康区格鲁派诸讲修道场中最为殊胜的大寺”之称。此专人杰地灵,久富盛名,为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创建,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1708—l757)和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1816—1837)诞生于此,在藏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历史上,理塘寺规模宏大,它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00米,有房屋428座,1500多间,极盛时期共有僧人4371人。然而这样一座名寺,在它建寺之初,也有一段辎的兴衰史。 目前 ,对于理塘寺的政教历史等方面,尚不见有专门的 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所见史料对理塘寺的形成及早期政教史作一初探,进而从一个角度探讨川藏(或康藏)政教关系的历史走向,不足助雕家指正。
  一、理塘寺的建造历史
  理塘寺建于明万历时期。明朝以“多封众建”管理藏区,对西南地区的一些土司采取扶植和怀柔的策略,以加强边疆的统治。西藏在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积极寻找生存空间,向蒙藏广大地区发展。理塘寺即于此时建造,而且与明朝的这种土司政策和其他民族的影响有一定联系,反映了当时纳、藏等民族关系在该地的变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理塔寺之修建与两个重要人物有关,一个是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一个是格鲁派的领袖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这段历史,特别对于本土司支持修建理塘寺的史实,格鲁派的史书往往也只作轻描淡写。木氏土司远在滇西北金沙江之外的丽江,与理塘之间还有迪庆藏区,以及康南的德荣、乡城、稻城等地区相隔,他怎么跑到理塘去请三世达赖建造寺院呢?这还得追溯该地区的一段特殊历史。
  金沙江在滇西北将丽江与迪庆藏区分割于南北两边,南边的丽江为受藏文化影响很深的纳西族世居之地。纳西族在藏文里称作“姜”(vjang),最早见于吐蕃藏文史书的记载。如:“赞普又推行政令及于姜域”,“姜地有所谓自蛮子者……姜王名阁罗凤者遂归降”。[1]比“姜”或“姜域”,即南诏国,纳西族的先民是南诏的组成民族之一。丽江《木氏宦谱》称:丽江木氏土司的第一个祖先秋阳于唐高宗元年间(674—676)任“三甸总管”,其后裔于唐开元年间建立了越析诏奴隶主政权。“三甸”即丽江,越析诏即六诏之—,后为南诏所统一。至于明朝,纳西族发展很快,木氏土司雄霸一方。
  藏族人一般称木氏土司为“姜萨当杰布”。《格萨尔王传》中《姜岭大战》一部反映就是藏族与姜萨当杰布发生战争的历史。这个土司多被描写为妖魔鬼怪,身居八角碉楼。这种调楼被藏民称为“姜妖”房或“姜房”,[2]见于甘孜州的义敦、雅江、九龙、康定、丹巴等康区各地,说明其影响的区域之广可见一般。
  因得明朝的背后支持,事实亦如此。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明军平云南,丽江土酋阿得归附。次年,明朝赐姓木,且予世袭。从此,历代木土司均受明朝封命,代不绝书。在明朝支持下,本土司敢向金沙江以北的藏区扩张地盘,并在藏区修建了自己的临时王宫“年各羊恼寨”(在今小中甸境内)。在对藏区的经营中,经木泰、木定和木公三代土司相继征战,约至1553年前后,今迪庆大部分藏区被征服。至万历年间(1573—1620),本土司将迪庆全境(今中甸、维西、德钦)收眼,将势力伸向盐井、芒康、巴塘、理塘和木里等康南藏区。藏史将这个时期称为“丽江木土司管辖时期”(ljangdus),理塘等地 自然 在“姜(统辖)的地区”(ljangsgyicha)之内。[3]
上一篇: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远东亚洲丛刊》“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