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玄咎”(1)(2)
2016-05-11 01:04
导读:《太平御覽》卷三七一引《帝王世紀》:“簡翟浴玄丘之水,燕遺卵,吞之,剖背生契。” 《太平御覽》卷八○五引《帝王世紀》:“有燕飛而遺卵,簡
《太平御覽》卷三七一引《帝王世紀》:“簡翟浴玄丘之水,燕遺卵,吞之,剖背生契。”
《太平御覽》卷八○五引《帝王世紀》:“有燕飛而遺卵,簡翟與妹競取,覆以玉筐。”
典籍中又記有簡狄之受孕是與“瑤臺(或九成之臺)”有關。如:
《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
《楚辭·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王逸《注》:“有娀,國名。佚,美也。謂帝嚳之妃,契母簡狄也。配聖帝,生賢子,以喻貞賢也。《詩》曰:有娀方將,帝立以生商。《呂氏春秋》曰:有娀氏有美女,為之高臺而飲食之。”洪興祖《楚辭補注》:“娀,音嵩。李善引《呂氏春秋》曰:‘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九成之臺。’《淮南子》曰:‘有娀在不周之北,長女簡狄,少女建疵。’《注》云:‘姊妹二人在瑤臺也。’”
《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喜?”王逸《注》:“簡狄,帝嚳之妃也。玄鳥,燕也。貽,遺也。言簡狄侍帝嚳於臺上,有飛燕墮遺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洪興祖《楚辭補注》:“《詩》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鳦也。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簡狄配高辛氏,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謂鳦遺卵,簡狄吞之而生契。為堯司徒而有功,封之於商。”
《漢書·楊雄傳上》:“初纍棄彼虙妃兮,更思瑤臺之逸女。”顏師古注:“虙妃,古神女。有娀女,即簡狄也。”
《宋书·乐志》“昔有娀氏有二女,居九成之臺。天帝使燕夜往,二女覆以玉筐,既而發視之,燕[cj1]遺二卵,五色,北飛不反。”
除此之外,晉代王嘉《拾遺記》中則記簡狄之受孕是與“桑野”有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商之始也,有神女。簡狄遊於桑野,見黑鳥遺卵於地,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簡狄拾之,貯以玉筐,覆以朱紱,夜夢神女謂之曰:“爾懐此卵,即生聖子,以繼金徳。”狄乃懐卵一年,而有娠,經十四月而生契。祚以八百葉,卵之文也,雖遭旱厄,後嗣興焉。
由上引資料可以看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與簡狄受孕有關的地名,或稱“玄丘”,或稱“瑤臺(或九成之臺)”,或稱“桑野”,但每次僅只提到一地,從未見兩地或三地並提者。其次,說簡狄在“瑤臺(或稱九成之臺)”受孕者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這與簡文云:“契之母,有娀氏之女也,遊於央臺之上,有燕銜卵而措諸其前,取而吞之”是相吻合的。而有關“玄丘受孕”的傳說是在西漢以後才出現,在時間上要晚得多。至於“桑野”,則晚至晉代。因此,就時間上來講,在戰國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簡狄之“瑤臺(或稱九成之臺)受孕”的傳說恐怕要比其他兩種傳說要更符合當時的實際一些,尤其是這一傳說在《楚辭》當中出現兩次,而本簡則亦是戰國楚簡,可見,這一傳說在當時的楚地當中是廣泛流行的。
簡狄既是在“瑤臺(或九成之臺)”受孕,那麼,在漢代以及後世文獻中為何又突然產生了所謂“玄丘受孕”的傳說呢?筆者以為,這一傳說也许並非就是漢代人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有其典籍依據的,其來源就正是簡文所說的“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也,遊於玄咎(丘)之內”。也就是說,漢人誤將有關后稷之母姜原的事蹟安到了簡狄的頭上了而已。至於《拾遺記》所載之“桑野”,則不知其所出。
《詩·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也許漢人以為“玄鳥”是與“玄丘”有關,故而是有意將“玄丘”與簡狄受孕的傳說聯繫在一起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簡文云“遊於玄咎(丘)之內”,一般認為,既稱“內”,則“玄咎”應該是一種較封閉的建築,如果“玄咎”是地名,則不大可能稱“內”。其實,“內”有時候不一定就是針對某種封閉性的建築而言的,而只是與“外”相對的一個概念。如“一國之內”,再比如《釋名·釋州國》:“雍州在四山之內。”我們現在還經常說“山內”、“山外”。這些“內”只能是就某一區域或範圍而言的。所以,若從這方面來看,“玄丘之內”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