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电子资源述评(1)(2)
2016-06-13 01:01
导读:(四)《百衲本二十四史》电子版光盘中的《史记》 由北京、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台湾五地商务印书馆联合组建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利用高科
(四)《百衲本二十四史》电子版光盘中的《史记》
由北京、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台湾五地商务印书馆联合组建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利用高科技手段,于1998年推出《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国广澳开发集团研制)电子版光盘。该光盘以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先生为总顾问,以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编的《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底本,依原貌以高点阵图形方式收存原书版片132340页,并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配以全部人名、地名、书名的数据库,其他各史配以全部人名的数据库。《百衲本二十四史》电子版光盘提供了全新实用的智能化检索,可以在读者设定的多种检索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检索范围,全部操作不需中文输入,均有在线中文提示和帮助,并设有页码显示;它还充分尊重传统的阅读方式,读者既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直接阅读某一卷或某一页。该系列光盘汲取了史学界有关学术和科技研究的优秀成果,结合每部史籍的不同情况,以全新的索引查检系统为经络,大量优良的图像、准确的文字数据构成其主体。作为技术关键的诸多索引,也都有着友好的界面、周到完整的设计、准确快速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研 究者的需求。
(五)“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中的《史记》
2001年3月份,“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是
北京大学的重点项目,1998年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立项启动。这套全文电子信息版光盘的收书上起先秦、下至民国,共荟萃重要典籍1万余种,总计全文20亿字,版本图像2000万页。其中近2000种为世人罕见的孤本和珍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全套光盘的内容总量相当于3部《四库全书》,堪称规模空前的中国历代典籍总汇。目前,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这套光盘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整个工程可望在3年内完成。但该工程的网络建设不能让人恭维,虽然已经建了网站(http://),但只能了解一些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大概信息,而且更新速度比较慢,也不能提供检索服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六)《国学宝典》中的《史记》
近几年在文史学者中间广泛流传和使用的光盘,还有
首都师范大学尹小林先生设计制作的一套名为《国学宝典》的数据库光盘。这个大型古籍文献数据库,收入了《十三经》、《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全上古文、明清
戏曲小说、历代学术笔记、佛典、道典等近2000种3亿汉字的先秦至晚清文献。近期又相继完成了唐宋八大家全集、十三经注疏等大型文献。《太平御览》、唐宋笔记全集、禅宗典籍大全、数术大全、三通等工程也已经完成或正在上传。不少学者给予这套软件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极大地方便了文史研究工作。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校对不够精确。
(七)《中华历史文库》中的《史记》
该软件由北京卓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策划制作、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考虑到读者的不同需要分繁体字和简体字两个版本。其内容包括《二十六史》、《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三部分。其中的《二十六史》由“百衲本”整理辑录而成,采用国际上流行的PDG格式。阅读时读者所见到的是最熟悉的简(繁)体横排32开书版版式,字体美观,界面友好,书签功能和查找功能也非常方便。另外这套光盘还赠送30余首中华经典民乐,使读者在使用时,可以同时享受高清晰的数字
音乐。
除了以上几种可对《史记》进行全文检索的电子版《史记》以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中央研究院将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五史做成数据库,卖给日本、美国,每套8万美金。至于是不是做成了在市场上流通的光盘还不清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古汉族讲唱艺术不发达原因新探——论声调语言对叙事长
探寻晚明文学思潮发展的内在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