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电子资源述评(1)
2016-06-13 01:0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史记》电子资源述评(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传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传统学术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这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以前需要人力自己完成的翻检工作,现在只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完成。就以《史记》来说,目前就有形形色色的电子版本供大家使用,当然由于制作者能力、水平、经济基础、出发点以及利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他们制作的电子版《史记》也就有自己的特点。在此笔者拟就当前比较常见的一些电子版《史记》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作一简单评述,希望能对大家的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 光盘版的《史记》
由于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也就有了容量巨大的电子光盘作为其传播的载体。《史记》作为中国最基本的典籍,在各种电子版文献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光盘版的《史记》,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一)《四库全书》中的《史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书同文公司与香港迪志文化有限公司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家九五光盘出版重点项目——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是目前在学者群体中流行比较广的一种。《四库全书》共3462种、79300余卷,约8亿字,全套光盘有100多张,其中有《史记》以及相关的注释、考证著作多种。它首次实现了书名、著者、类目和全文中的字、词、语等多途径检索。读者可以进行单项检索,也可以进行多项检索。一般情况下,一次检索5秒钟便可获得结果;阅读时,又可随意在电脑上作阅读笔记,可摘录检索到的有关内容,或编排下载、打印;此外还挂接了扩充的电子工具书,如对某些字义不明确,可点击《中华古汉语字典》,有关的解说便会立即显示其旁,解释中的内容还可以再检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除了上述京、沪、港合作出版的《四库全书》外,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岳麓书社与湖南华天集团也从1998年起合作出版全文检索电子光盘版《四库全书》,它有全汉字字库和编码方案,所以它易于查找和全文检索;它采用多级结构参数化曲线字库技术,因而其文字可无级放大或缩小,阅读时变得清晰爽目;它提供了10万字的在线电子字典和词典,可使难认难懂的字词在线得到解释、注音,使其变成普通读者都可读懂的电子图书,因而便于普及,便于《四库全书》在更大范围内利用。
另外,济南汇文科技开发中心也研制了《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由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200余万页,150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不但能按原书目录检索,而且能够方便地按书名、作者、作者朝代、盘号、书号检索;为方便阅读,系统提供了标记注释功能,读者可加自己的标记;另外系统还提供缩放显示、裁剪、打印等功能。整个系统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且极具收藏价值。
(二)《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史记》
该全文检索系统是由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古籍研究所有关人员于2000年设计制作完成的,负责人是历史系袁林副教授。其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可以对《史记》中的任意字、词以及字词串进行快速检索;也可以将《二十五史》全部或其中的几种作为检索对象;可以将检索结果进行打印或文本文件输出。该系统保留原文大小字区别,并以不同字号和颜色显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的一个弊病在于,它安装有硬件锁(俗称“密码狗”)。这是为了防止软件广泛传播并因此影响设计开发者利益而设置的,当然其提高销量、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研究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负担。
(三)《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中的《史记》
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0年秋推出《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据称是国内第一套对《二十五史》的全文检索系统。它集多媒体娱乐、阅读学习和检索研究于一体,具有先进易学、高效实用、个性配置、品位高雅的特点。该盘收录了百衲本二十四史和关外二次本《清史稿》包括图表在内的全部内容,以及清代至当代学者的部分辑佚、校勘成果和一些实用的工具。附录了张元济撰著的《校史随笔》以及中国古代历史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历代舆地图》中的全部近2000幅大比例历史地图,并配补了《左传》等10多部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