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辨析(1)(2)
2016-07-04 01:02
导读:在我国,虽然也从社会性活动来理解“运动”,如“ 政治 运动”、“群众运动”,乃至“奥林匹克运动”,但单就“运动”与体育的关系来说,“运动”
在我国,虽然也从社会性活动来理解“运动”,如“
政治运动”、“群众运动”,乃至“奥林匹克运动”,但单就“运动”与体育的关系来说,“运动”一般不包含、不等同于“体育”的广泛内涵,而通常理解为体育项目方面的“身体活动、动作”属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中的“体育”与“运动”不应看作是同一层次概念,其“体育”的多重含义应区别于“运动”的“身体活动、动作”属性。 3 “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辨析 3.1 对目前界定的辨析
综合各种文献,关于竞技体育主要有以下认识:
(1)如前文所述,认为竞技体育等同于竞技运动。
(2)关于竞技体育的目标。这是揭示竞技体育的根本特征,目前对此的认识比较一致,即“发挥人体极限运动能力,提高竞技能力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夺取优胜”。
(3)是一种活动、或社会活动过程、或社会体育活动。
关于竞技运动,主要有以下认识:
(1)认为竞技运动等同于竞技体育。
(2)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它可表现与贯穿在其他体育种类中,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只不过是竞技运动诸类型之一。
(3)在竞技场进行的一类活动。既是竞技体育的手段,也是其他体育(健、娱、教)手段。
(4)是一种“人体运动”,竞技运动是竞技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并进一步把竞技运动划分为群众性普及竞技运动和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
(5)前苏联列·巴·马特维也夫在其编写的《体育理论与方法》中,竞技运动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是作为纯粹的竞赛活动,广义上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和针对它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5] (注:排除翻译遣词方面考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以上理解看,人们已认识到竞技体育的重要特征,即目标取向:已经有关于竞技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却没有进一步深入——其一,竞技体育是一种综合社会现象;其二,认识似乎跳出了竞技体育是一种“运动”、“身体活动”的局限,但同一处又进一步指出竞技体育等同于竞技运动,这无疑是一种自相矛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概念界定,除非指明这里的“运动”即“社会活动”等项含义。
对竞技运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概念已经较为明确,即明确了竞技运动的“运动”、“身体性活动”属性,但在具体应用、操作上却把概念上升到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上位范畴,等同于“竞技体育”概念的运用。
对竞技体育概念没有置于更广阔、更全面的视野来界定,即没有从社会属性和运动属性两个方面与层次去揭示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并区别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我们认为竞技体育社会属性与运动属性的区分,应明确两个层次的概念,即竞技体育层次与其隶属的运动属性层次,而对于后者,可名副其实地称之为“竞技运动”。目前的界定没有涉及这两者及其关系。
3.2 竞技体育——内涵身体性活动、运动属性与社会属性,我国体育的三分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认识体育多是从其“运动”与“身体性活动”出发,忽视了体育概念和分类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社会建制和社会事项等方面的考虑。
从竞技体育的发展来看,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展,各种规模有组织竞赛活动的出现,竞技体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组织性。可以说,从运动到竞技体育其区别主要在于组织化程度。当运动发展到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的时候,就演变成为一种社会设置,其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行一定的社会目标,担当一定的社会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指出我国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这实际上已宣示我国的竞技体育首先是一项事业,是纳入国家和社会总体发展的目标和轨道的,而不单单是(身体)活动、是运动,这也使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 学校体育具有了共同的实践基础。诚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竞技体育“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自能独立形成的社会事项”[6]。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