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社会——浅析孙悟空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2016-07-03 01:0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性格与社会——浅析孙悟空悲剧性结局的原因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文学作品中,许多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
摘要:文学作品中,许多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本文将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通过性格与社会环境两个层面来分析导致《西游记》中孙悟空结局中的悲剧性的原因。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悲剧;性格;社会;孙悟空一、文学作品中的马克思悲剧观1859年,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拉萨尔·斐迪南,完成了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此书借古喻今,通过描写德国16世纪的骑士济金根反对皇帝和诸侯的叛乱,表达了拉萨尔对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同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济金根》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给好友拉萨尔的信中表达了他们的悲剧观。而恩格斯提出的“许多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悲剧观的核心。何谓“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西游记》中孙悟空近似完美却又胜似悲剧的结局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传统观点认为,孙悟空通过取经之路,最终成为“斗战胜佛”,功德圆满,必然是喜剧。可是如若我们打破这一思维惯式,反观整个过程认真考虑,便会发现其悲剧性。从那猴头一开始自石头里蹦出来,到“齐天大圣”大闹三界、撒野于天宫,再到拜唐僧为师、套上“紧箍”,最终成为“斗战胜佛”、吃斋诵经。从顽劣逍遥、无畏无惧,到反对等级、反抗权威,再到被“紧箍咒”束缚了身心,直至顺从屈服、成为等级制度中的一员,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喜的是终成正果,悲的是失去自我。谭嗣同与旧势力相抗争,最终落得人头落地、尸首分离,纵然是悲剧,却也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决绝。死,死得凛然,悲,悲得豪迈。而悟空呢?由直接反对天庭的等级制度,到承认顺服神仙佛的等级制,其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始终保持顽强的战斗精神的光辉可爱形象如荆轲刺秦王一去不复返。如今纵使端坐莲台,身披黄金袈裟,也难放昔日光芒,难现往日之光辉。不能壮烈地死,却要苟且地生,这是怎样的悲剧啊?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极具人物个性:他叛逆、逍遥、顽劣、桀骜不驯、机智又勇敢,敢于挑战权威。从性格角度来说,孙悟空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即其历史的必然性(或者说人物性格的必然性更为恰当),而由于天庭羽翼丰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势力极为强大,这种反叛是必然会被无情地镇压下去的,这就是“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造成了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顺从屈服的历史悲剧。而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角度来看,孙悟空的结局,也反映出《西游记》这部作品自身的悲剧性。《西游记》作为一部明清小说,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市民阶层呼声,人们渴望得到个性解放与自由,这不仅是人之本性,更是封建社会高度集权体制下的历史必然要求。但由于当时处于萌芽阶段,这种呼声极为微弱,而面对强大的、掌握着国家机器的封建旧势力、旧体制,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彷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所以,即使是具有个性解放意识的吴承恩,也不可能写出孙悟空战胜如来佛祖,打倒玉帝,推翻天庭,创建另一个“花果山”的令人振奋的、具有革命性的喜剧结局。二、时代局限性造成了悲剧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阿萨尔的唯心主义悲剧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并不否认人物性格对悲剧性结局的影响,但他们认为,一切悲剧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条件。一切悲剧都是现实社会矛盾冲突的一面镜子,都是由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所造成的。在《西游记》中,如果将“大闹天宫”视作一场悲剧性的革命,那么如来佛祖,甚至整个天庭,便是那客观的历史局限性因素。孙悟空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四大天王及十万天兵天将奈何不了他,七十二变“三只眼”也辨别不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雷打不动,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煎熬了七七四十九天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然而,当他面对如来佛祖时却夸下海口与他打赌,结果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如来的掌心,最终自然是被压在了五行山下。刚开始猴子还不服气,认为如来用计骗了他,靠的不是真本事。但后来一系列事件让他对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有了清醒的认识。最典型的莫过于“六耳猕猴事变”,六耳猕猴与孙悟空的本事难分伯仲,但在如来面前根本不屑一提。只见那如来端坐在金莲上,根本不用起身,随手扔出金钵盂,就把它给罩住了。罩住以后,似乎猕猴的本事大打折扣,结果被悟空了断了性命。看来如果如来要对付孙悟空,也不用费太大力气啊。历史告诉我们,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之时,必然会出现两种力量的对抗,旧势力作为既得利益者,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和能量,自然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新兴力量在一开始往往比较弱小,必然会受到旧势力的镇压而不断遭遇失败与挫折甚至悲剧性的结果。在双方的博弈中,必然会有一方以悲剧性结局退出,而这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正是形成悲剧的客观现实的基础。将如来佛祖比作旧势力的帮凶从情理上或许不太合适,但将玉皇大帝,以及天庭的各路神仙比作封建统治阶级的替身却没人会投反对票。而悟空,则代表着具有个性解放意识、自我意识的新兴阶层。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在整个天庭面前,不过是一个叛乱的小毛贼而已,所以,这一背景条件决定了孙悟空的结局注定是悲剧性的——屈服于权威。战胜如来,打倒天帝,反抗权威,推翻强权,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共产主义理想”。三、性格影响成败如果单纯地认为悲剧仅仅是由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不免犯了宿命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悲剧终究还是人的悲剧,是人在两方面的冲突中走向毁灭的悲剧,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最大的最典型的悲剧性格, 应该是那些复杂性格,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必须做出选择却无法做出选择”的矛盾性格。一开始的悟空是单纯而直率的,所以无论是玉帝还是如来,只要存在着不合理,他便遇神杀神,见佛杀佛。可是他却不知,存在即合理。小说中西天取经的过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走过了14个春暑秋寒。这14年是如来精心设计的一次历练,他要领导孙猴子,要将这样一个人才吸纳进体系中,就必须让他先服从体制,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先将他的棱角磨平,让他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事实证明,这14年,孙悟空是《西游记》所有人物中变化最大的。但笔者认为,如来的妙笔更在于五行山下的那五百年。这五百年是悟空思想转变的时期,是取经之路的铺垫,是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只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背叛历史的思想运动——没有这五百年,也不会有14年变化。不得不佩服如来的老谋深算,500年对于佛来说有如弹指之间、眨眼之瞬,但对孙悟空来说,五百年啊,这片刻也不得安静的孙猴子,那可真是度日如年。年年日日,春去春来,花谢花开,只把上天入地的悟空等得双眼望穿,几近绝望。这五百年,足足够够让孙悟空好好反思反思。小说并没有对这500年有详细的描述,也没有对其进行心理描写。但文学作品的一大魅力就在于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不妨让我们来揣测一下这五百年来悟空的心理变化。一开始,悟空心里肯定是亿万个不服气,心想六界不曾有人奈他如何,这如来竟然施诡计将他压在了这五行山下,出去以后定要与如来真刀真枪地比试比试,以血洗前耻,方消心头之恨。但这段心理时期持续不了多久,当岁月一天天流逝,他开始反思他的所作所为。在人生初期,他下闯龙宫地府,上闹凌霄宝殿,是有什么束缚就突破什么束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悟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自由,这个追求在碰到如来的时候,终于遇到了挫折,也就是遇到了历史的客观限制。到底是继续追求自己所谓的“自由”,还是放弃?这是他面临的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即使在取经路上,这个选择依然长久地困扰着他。悟空现在意识到,由于天庭的势力之强大,想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是不可能了。如果他的自由需要以战胜天界第一高手来实现,那么,这自由便是乌托邦。而如来的高明之处在于,“治水不在堵而在疏”,他为孙悟空提供了一条改造之路。因此,孙悟空开始重新规划。他开始接受他曾经极度排斥的体制,并且逐渐融入到体系之中。他与妖魔划清界限,成为体系中的一份子。在不断地历练中,他学会了在体制内做合理的事情。当然,这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是渐进的。这从孙悟空与唐僧的两次分手中就可以看出。第一次是因为孙悟空杀了几个强盗,受不了唐僧的唠叨、责备自己主动走的。此时还可以看出他的“本性难移”。而第三次孙悟空却是被唐僧赶走的,被赶走还不算,孙大圣欲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真个是无依无倚,苦自忖量道:“罢,罢,罢!我还去见我师父,还是正果。”此时,他俨然是完全接受了体制。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人物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力量进行斗争。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分叉,不同的人在这些人生关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而悟空,最终选择了妥协。有人说孙悟空是革命的发起者、领导者,又是革命的背叛者(历史上似乎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如果他一直坚守信仰直至死亡,悲也悲得豪情万丈。真正的悲剧在于:在“置于两方面之间”做出了背叛信仰的选择。最后,笔者认为,性格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谈到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有这样一段话: ‘您的《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我想,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吴承恩,作为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与经历是历史的写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做出超越历史客观限制的选择。陈赞再(
中国政法大学 09级刑事司
法学院03班 北京昌平102249)参考文献:廖高会,《性格、人格和悲剧——浅析马克思的内在悲剧观》。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4佚名,《孙悟空成佛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网络论文出处(作者):陈赞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浅论对秦晖思想的争议--现实与理想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