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颇具时代特色的小说传媒(1)(2)
2016-12-24 01:12
导读:《时报》除了登载小说家的理论文章外,还登载介绍外国小说理论界情况的文章。1910年3月20号,谈片栏登载了《西人之小说评》:“近有李偕白敦君新著
《时报》除了登载小说家的理论文章外,还登载介绍外国小说理论界情况的文章。1910年3月20号,谈片栏登载了《西人之小说评》:“近有李偕白敦君新著大文十四篇,历评英文小说家从十八世纪起至二十世纪止,于每人皆有按语。李谓十八世纪间小说当推李智生、费亭、史买德、史登为巨子。旋为司各脱时代,既而忽忽人十九世纪,狄更斯继起,壁垒一新。嗣后则有德罗德、爱力亚德、海谛、米辣谛、史谛芬诸人。李于爱力亚德之著作独为作大文一篇,颇称道之。其次,则表彰德罗德不遗余力。李谓有狄舍者颇讥德罗德之著作,以近人而写古事,其铺叙事物,描写形容之处仍是近时情状。李谓狄盖不知德罗德所生之时已在晚近,思想渐新,其所短者即其所长也。除上言数人外,则有倍根斐牡以首相而著书,白罗华以
戏曲诗词名家,且熟于外交。金莱所写政府与教堂之事能形容尽致,然较之德罗德尚逊一筹。德亦曾任公仆多年,然后即弃去不复为而专力于著书,故谓德为政治家无人知之,谓德为小说家则无人不知也。”1873年蠡勺居士开始翻译《昕夕闲谈》。经过“小说界革命”,外国小说被大量地译介到中国。对于外国小说,中国读者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排斥、有误解、有接受。到了1910年,通过“谈片”,我们可以发现,这时的中国小说界已开始全面地了解外国小说了,也就是说已不是停留在对外国小说的翻译上,而是已经开始追踪外国理论家的研究动态。
《时报》不但大量登载小说,而且时报馆、有正书局还出版单行本小说。1904年12月1号,《时报》登载《大彼得遗嘱》,1904年12月30号登完, 登完后有出版单行本广告:“此篇现已登毕,另刊单行本,不日出书,由本馆发行,版权自在本馆,他人不得侵犯,特预声明,自明日起,另译侦探小说《火里罪人》,按日排登,以供同好。”据我们的初步检索,1905年12月至1907年4月, 《时报》登有如下一些出书广告:《侠隐记》、《阿罗小传》、《白云塔》、《神女缘》、《大彼德遗嘱》。《阿难小传》、《侠女碎琴缘》、《女学生旅行记》、《情网》等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时报馆和有正书局十分注重小说的出版,所出版的小说以言情小说、侦探小说为主。根据1907年3月19号和1907年9月8号的广告,我们发现当时的小说有再版情况,说明小说在当时确实深受读者欢迎。
有正书局总部设在上海,北京设有分局,1910年6月3号,《时报》登载南京分设有正书局广告,可知该书局在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业务。有正书局和《时报》是利益相关的文化实体,有正书局出版的书在《时报》上做广告,在广告宣传上和那些没有报刊的书局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1908年6月24号,《时报》登载了有关有正书局的整版广告:发行各种碑帖总目、各种新小说、天然墨、各种照片、改良精制狮牌朱砂印色。根据这些广告我们了解到有正书局除了出版小说外还经营各类书刊和文化用品,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变,使其在文化市场中具有了相当的竞争能力。
通过对《时报》的查阅,我们发现了许多平时无法了解的关于小说方面的信息。
由于资料的缺乏,当时的书商是如何促销的,我们已很难了解其情况了。通过这些广告我们对当时的营销情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1910年2月22号,改良小说社新年赠彩广告:“本报自开办以来, 出版各种新小说,仰蒙各界欢迎,销数日广,隆情雅意愧无以报,兹特定于正月初一日起,凡购本社出版新小说满现洋一元以上者,奉送本社小说码洋两角,多则照数递加。”送读者“码洋”两角,实际上就是打八折。1910年2月24号, 上海鸿文小说进步社广告:“旧小说六种七折;正、二两月小说半价。”通过这些广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以打折的方式促进小说的销售。
由于竞争的激烈,一些书商为了获利竟采取假冒欺骗的手段来从事出版活动。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王国维与泡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