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蒲荔子专访丘树宏(1)(2)
2017-01-15 01:07
导读:记:有资料说你读大学时女朋友说你“只有做诗人的命”你才真正走上写诗之路的。 丘:原来什么体裁都写,长、中、短篇小说也写,诗也写,还写歌词
记:有资料说你读大学时女朋友说你“只有做诗人的命”你才真正走上写诗之路的。
丘:原来什么体裁都写,长、中、短篇小说也写,诗也写,还写歌词,写歌剧、话剧。我女朋友是我的第一读者,她给我分析说,看来你还是写诗的命。可能是我写的诗感动了她。那时候给她写了很多情诗啊,最多的时候一天4首,就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写。从1980年初开始,我就改为以诗歌为主攻方向了,实践说明是对的。
记:写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吗?
丘:第一次写诗是读初二的第一学期,在连平,那天下了很厚的雪,我写了首诗叫《冬云》,老师表扬了我。不过现在读起来自己也会脸红。
记:你希望搞文学创作却进了仕途,会不会打击了你做诗人的梦想?
丘:小时候真的很想做一个大诗人,这不是说我多么有理想,多么的高尚,而是因为我无法通过别的途径改变命运。那时候山区数理化老师奇缺,做教学实验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只能走文的道路。
记:后来工作这么忙,怎么能一直坚持?
丘:坚持这么久,我都为自己感动。很多人比我聪明,比我写得好,但没有我这样坚持不懈。我百分之百是农民出身,加上父亲遭受冤案,生活在底层,受生活所迫,就想通过做文的途径出来。后来慢慢演化成了两种想法:第一是生来就喜欢,就好这一口,你不让我干也得干。我每到一个地方,有什么感受都喜欢用手机写诗记录下来。第二是越是从政就越得写。其实从来就没有人逼我这样做,而是我自己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人们对官员写作一直有偏见,认为他们主要是歌功颂德。其实纯粹的作家诗人对社会的反映并不全面,文人官员有责任而且可以用真实真诚的态度反映被作家们忽略或不熟悉的另一面。谁能说这就不是真实的生活呢?从九连山区到了珠海之后,随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我觉得自己写东西的理念有那么一点升华:我目睹并本身参与了改革开放特别是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对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巨大成就,我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震撼。从我自身的经历,我对社会的理解,我觉得我们不能对这么巨大的变化视而不见。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盘点我们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我觉得我们的作家诗人确实有愧于这个时代。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
乔叶小说中的耻感意识